清澈的水中,鱼儿自在徜徉。躲在水草后的橙黄色“小丑鱼”,绕过飘摇的水草游到“鱼缸”边,肆意快活地吐着泡泡……可仔细一看,眼前的“鱼缸”竟然只是一块屏幕。9月 7日下午,由南京市鼓楼区科协、鼓楼区关工委主办,江苏科技馆承办的“七彩少年—— 鼓楼区科普基地研学”活动,沿着“新质生产力科普基地研学”特色线路,带同学们走进两个与“眼睛”相关的科普场馆:新型显示与视觉感知石城实验室和南京米兰达视光学科技馆,让大家在“虚”与“实”的碰撞中感受世界之美,直观“看”到科技的独特魅力。

“这台电视和家里的不一样!”刚踏入新型显示与视觉感知石城实验室(以下简称“石城实验室”),同学们就被眼前的设备吸引,“它更大,画面还特别清晰,像真的一样!” 实验室工作人员介绍,这台电视播放的是中央电视台8K超高清专线视频,画面效果堪比“放大镜”,每一个细节都格外真实,让人仿佛身临其境。

往石城实验室深处走去,更多“硬科技”让同学们兴奋不已:能带来沉浸式体验的偏振体全息光波导AR眼镜、无需佩戴设备就能感受立体视觉震撼的裸眼3D显示屏、轻便高效的竖屏轻量化超高清摄像机,还有龙年春晚同款4K Mini-LED超高清专业显示器……这些前沿设备,让同学们迫不及待想要走进科技打造的未来世界,亲身感受技术的神奇。

在石城实验室的科普课堂上,授课老师抛出一个有趣的问题:“大家看,这个小人是顺时针旋转还是逆时针旋转?” 同学们仔细观察后发现,在不同视角下,小人的旋转方向差异明显。老师借此深入浅出地讲解背后的光学原理,原本深奥的专业知识,瞬间变得浅显易懂。

石城实验室是由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技术局、南京市科技局、东南大学、南京市鼓楼区人民政府四方联合共建,依托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超高清视音频制播呈现国家重点实验室和东南大学国家新型显示技术创新中心视觉健康与感知创新平台,打造的一家融合“显示科技+视觉文化”的国际一流新型研发机构。在这里,光学领域的一个个深奥知识,在科研人员的讲解中,都能化作同学们脑海里清晰的知识点。
体验完科技构建的“虚拟”视觉世界,活动转入“现实”视角——如何保护视力,让眼前的真实世界始终清晰?在南京米兰达视光学科技馆(以下简称“米兰达”),授课老师从眼睛的工作原理讲起,细致分析眼睛可能遇到的问题,手把手教同学们科学用眼的方法。

除了生动的课堂科普,米兰达还围绕“视觉・奥秘”“光・眼睛”“视光材料发展史”和“视光・体验”打造了主题展厅,让同学们身在其中,通过一个个案例,“秒懂”关于眼睛的那些事儿。

作为南京市鼓楼区今年科普月的重点活动之一,此次研学活动通过开放前沿实验室与企业科普馆、搭配系统科普课堂的形式,不仅让青少年近距离接触到科技前沿,更在他们心中种下探索科学、追逐未来的种子,为提升青少年科学素养筑牢成长基石。
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 胡安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