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江苏省南通市海门区公安局加快推进新一代“雪亮工程”建设,全面深化数据融通、管理融智、技术融合,努力把科技“变量”转化为社会治理“增量”,推动形成智慧智能、联建联创、实战实效的社会治安防控新格局。
深化“数据融通”,夯实智慧技防基础
加强顶层规划。研究制定《新一代雪亮技防工程建设实施方案》,推动海门区委政法委成立新一代雪亮技防工程建设领导小组,成员单位拓展至50家部门、11个区镇,重点部署前端泛在感知建设、后端智慧平台建设、基础建设、数据治理、融合赋能等五个方面14项内容,为区域社会治理做实“底板”。
推进平台建设。将已建的“雪亮工程”平台与海门区区域治理现代化指挥中心平台对接,全力构建多维全量联网汇聚平台,不断完善“社会治理一张图”和可视化调度功能,健全数据资源体系,实现跨地区、跨层级、跨部门共享。今年以来,与区域治理现代化指挥中心双向交流数据3.5万余条。
优化基础布局。在已投入2亿元的基础上追加投入3亿元,大力推进智能终端、5G信息设备建设,全面优化“点面结合、疏密有据、全域覆盖、局部封锁”的立体化公共安全视频监控点位布局。截至目前,已整合社会面监控联网点位近3.8万路,待工程建设完毕将提升至10万路,前端智能化设备覆盖率将提升至90%以上。
深化“管理融智”,增强智慧治理水平
构建智慧技防新阵地。织密视频监控、网络围栏、电子围栏三道空中防控网,实现对“人车电网像”等数据的多维采集和智能比对,推动智慧防控提质增效。依托重点公共区域前端泛在感知网络强化信息采集,通过物联网数据与信息网数据资源碰撞,配合重点人员积分模型及研判工具,实现对重点人员全方位、立体式的管控,推动基础管控提质增效。今年以来,共采集重点人员数据信息21.8万余条。
建强智慧技防新单元。大力推进“平安智慧”小区建设,41个新建小区实现技防设施全覆盖,138个老旧小区、安置小区等开展视频高清迭代升级,逐步推广社区智慧管理应用平台,形成集安防管理、物联感知、智慧物业于一体的新模式。以乡村振兴、数字乡村建设为契机,拓建补盲农村道路监控3703路,并全部对接区域治理现代化指挥平台,切实提升乡村治理数字化水平。会同海门区教体局、卫健委等部门推进智慧校园建设,全海门143所中小学幼儿园全部接入智慧校园平台,全面完成一键报警、人脸识别测温一体机等设施建设应用。
打造智慧技防新亮点。打造“智慧图侦”品牌,研发应急处突、侦查破案、立体防控等多点碰撞的数据指挥平台,建立健全“基础视频图像”“价值视频图像”“重点目标图像”三大视频数据库,高标准建设图侦实验室和派出所图侦作战室,全面提升精准打击效能。今年以来,通过视频追踪等方式破获各类案件200余起,抓获各类逃犯11人。大力建设长江沿海生态体系,会同海门区委政法委开发“智慧苍穹”长江大保护智能应用平台,组建“海鹰”无人机中队,配备水域巡航无人机6架以及执法舰艇、单兵,形成“水陆空”全天候管控系统。
深化“技术融合”,提升智慧监管质效
建立“雪亮技防+风险管控”机制。打通“雪亮工程”平台与重点人员智能管控平台、重点车辆智能监管平台等系统间的数据壁垒,强化重点人、重点车、重点区域全息感知,形成“触网采集汇聚、云端实时分析、落地精确管控”的风险管控闭环。同时,利用“雪亮工程”开展智能化监测,为海门疫情防控、安全生产“全周期管理”提供有力支撑。今年以来,为管控各类风险隐患提供感知数据支撑9.2万余次。
深化“雪亮技防+治安防控”机制。健全“警网融合”机制,社区民警与网格员捆绑作业,全面采集网格内“人、车、物、事”等社会治安和社会治理多维信息,结合安防系统资源、技防感知数据,确保应急事件第一时间发现、群众诉求第一时间解决。今年以来,通过各类感知数据为群众提供服务500余人次。以“掌上看海门”“城市随手拍”等平台,广泛发动群众,激活每一个“平安细胞”,共同改善社会治安环境。
优化“雪亮技防+民生服务”机制。建立道路拥堵预警机制,依托雪亮平台收集、分析城市交通路段、区域不同尺度的短期路况和长期路况,及时发布交通诱导信息,提高城市交通运行速率;今年以来共发布交通诱导信息200余条。将雪亮平台与海智行停车平台对接,打造动态限时停车系统,在医院、公厕、学校、便利超市等特殊场景下全面支撑市民限时停车需求;今年以来共提供限时停车服务2.5万余车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