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020180517505687875841.jpg
南京江北新材料科技园强化安全生产促进绿色发展
2022-03-10 10:21:00  来源:南京日报  作者:李都  
1
听新闻

南京江北新材料科技园智慧园区管控中心。 新材料科技园供图

近日,国务院安委办公布在全国45个危险化学品重点县开展专家指导服务工作的情况,在专家组评定的安全生产综合指数评价中,江北新区排名全国第一。

作为我市唯一以发展化工新材料为主的专业园区,南京江北新材料科技园建成投产各类危化品生产、储运、危废经营企业112家。面对这些危险源,如何强化安全生产,促进绿色发展?园区在向数字化、智慧化转型上找到了答案。

“最强大脑”集成10个子系统

在新材料科技园管理办公室一楼,占地300多平方米的智慧园区管控中心显得格外醒目。巨大的电子屏幕上,实时展示着各种监控场景;两边的操作台,十多位工作人员不停切换数据,一旦出现异常情况立即上报。

“智慧园区系统就是园区的‘最强大脑’,目前已集成智慧安全、智慧环保、智慧物流、智慧能源、封闭化管理等10个子系统,去年9月成功通过中国智慧化工园区试点示范园区验收工作。”智慧园区管控中心副主任姜广帅介绍,该系统利用云计算、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将新区相关部门、科技园自身、园区企业的海量信息全部打通,通过智能化的分析,为园区的各项决策提供依据。

安全生产融合管控平台是去年底最新接入的子系统,平台主管任杰向记者进行了演示。在任杰的操作下,大屏上显示出“动态监管一张图”,既有企业分布、重大危险源分级等数据信息,也有分布在企业生产线、仓库、储罐等地的监控影像。

任杰介绍,园区铺设300多公里的专用光纤网络,接入58家重点企业的350个重大危险源,24小时动态获取各项数据,一旦数据异常,“最强大脑”会自动识别,实现自动报警。

大屏切换到智慧物流平台,在园区备案的1.6万多辆危化品运输车辆,密密麻麻呈现在地图上,最远的车辆显示在重庆,大部分车辆则集中在园区内。

“我们要求所有车辆登记备案,否则无法入园。车上都装有GPS系统,可对其车速进行监测。”平台负责人王浩宇介绍,如果车辆在园区出现超速、违停等行为,会自动上传到系统,那么该车辆下次进入园区时,封闭化管理的抬杆就不会放行,这从源头上杜绝了此类安全隐患。

高科技为安全生产“上保险”

“最强大脑”不仅仅服务于园区管理,更多的功能则让企业受益。

“安全生产是一切工作的前提。过去,我们企业也重视,但只能靠自己。现在有了智慧园区系统,相当于这些高科技设备为企业的安全生产加了一道保险。”伊士曼化学品(南京)有限公司安全部门负责人许鸿涛说。

在许鸿涛看来,企业把各项数据上报给园区,并介入安全生产融合管控平台,获益远远大于负担。

“企业重大危险源的监测,包含了温度、压力、液位、有毒气体、可燃气体等各个方面,监控设备和各类传感器的数量很大,完全是24小时无死角。”许鸿涛介绍,科技的进步让这些仪器的“嗅觉”更灵敏、“视觉”更清晰、判断更智能,为企业发展起到保驾护航作用。

记者通过监控屏幕看到,安全生产融合管控平台还可对企业的生产全流程、人员在岗在位等情况进行实时检测,倒逼企业安全生产工作更加规范。

智慧物流平台的建成,赢得了更多企业点赞。某企业负责人表示,备案危化品运输车辆,物流公司不仅要提供车辆的基本信息,还要上传驾驶员的从业资格证以及合同关系、社保证明,避免了车辆挂靠现象,“车辆的安全系数极大提升,我们企业用车更加放心。”

目前,智慧园区的各项功能还在不断升级,持续提升为企业“保驾护航”的能力。任杰介绍,安全生产融合管控平台正在接入“人像智能识别”模块,监控系统会对工作人员的行为进行智能分析,一旦识别到抽烟、没戴安全帽、工人跌倒等十几种行为,系统会自动生成截图,发送给企业负责人,让管理更精准、更智能。

“智慧”加码推动绿色转型

从传统化工园区向绿色化工园区转型升级,安全生产是发展基础,环境保护是攻坚方向。

“智慧园区的建设,重点聚焦安全和环保两个领域。”姜广帅介绍,10个子系统中,包括智慧环保、大气预警、智慧能源等,关系到园区绿色转型发展,这些系统的科技含量更高。

记者通过大屏看到,智慧环保系统包括废水监控、雨排监控、河道监控、污染溯源、运维管理,结合GPRS(高速数据处理技术)、GIS(地理信息系统),实现地表水质监测的网络化和信息化,为环境保护管理提供实时、准确、全面的监测数据,含边界大气监测站6个、污水处理厂2家,可对453个废气排口、138个企业雨排口、109个污水排放口污染物在线监测。

大气预警系统突破了传统监控预警的思路,在前期构建园区气态污染因子数据库的基础上,实现监测、预警、溯源、排查一体化,充分发挥气质联用仪的“精准定性定量”与飞行时间质谱仪的“秒级响应、全谱检测”能力,将大气环境监控速度与准度提升到世界最先进水平。

“智慧能源是落实‘双碳’战略的关键系统。”姜广帅介绍,目前已接入园区内66家企业的实时用电数据、82家企业的实时蒸汽数据、22家企业的实时压缩空气数据、50家企业的实时工业水数据。利用该系统,园区在能耗总量控制的基础上,可针对每家企业的用能情况做到心中有数,不仅实现自身的数字化管理,还将助力企业智能制造升级。

标签:南京江北;新材料;智慧园区
责编:颜霏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