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020180517505687875841.jpg
江苏姜堰溱潼:战“疫”夫妻 执子之手书写人间大爱
2021-08-10 21:35:00  来源:中国江苏网  
1
听新闻

中国江苏网讯 (通讯员杭艳 李安珺)一位是城管中队队长,一位是社区党支部副书记,他们工作职责不同,情怀相连,在抗击疫情的关键时刻,不约而同地出现防疫卡口上,相互鼓励,并肩前行,为溱潼群众的健康安全和生活保障筑起了一道坚实的防线,也演绎了一段段生动感人的抗疫故事。

今年40岁的姜明秋,疫情防控期间担任了泰州姜堰区度假区(溱潼镇)溱东工业园东首疫情防控卡口组长,主要任务是对来往车辆,特别是来自疫情风险区的车辆进行严格排查。

“我们每天都要引导司乘人员下车,有序进行体温监测,并对健康码、行程码及核酸检测结果进行查验,做好车辆及个人信息登记,对不符合防疫要求的人员、车辆一律劝返,严守交通卡口,筑牢入城第一道防线。”姜明秋说,这些工作看上去简单,但要坚持下去并不那么容易,经常日晒雨淋,连吃饭的时间都不固定,一天下来十分疲惫。“看看我们的脸就知道工作的辛苦程度了,除了戴口罩的地方还是白的,其它部位都被炙热的阳光烤得通红,有的人脸上都晒脱了皮。”

除了值守卡口外,城管工作一点也不能耽搁。每天早上5点,他还要带领城管队员,到溱潼街头执勤,防止人员聚集。水乡溱潼,渔业资源丰富,有些小商贩不听劝阻在街头卖鱼产品,姜明秋和城管队员耐心解释、劝阻,“我们让他们知道,这不仅为了全镇的百姓,也是为他们自己着想,在防疫的关键时刻,我们每个人都要有防疫意识。”通过近10天的整治,现在,流动摊贩也逐渐懂得了防控的重要性,不在走街串巷了。

忙完这摊子的事,下午又要赶到卡口去值守,直到晚上11点才能结束。当姜明秋拖着疲惫的身子回到家时,爱人有时候还没有到家。

姜明秋的爱人田霞在湖西社区工作,身处联防联控的最末端,肩负的压力也最大。她白天忙于社区疫情防控,晚上也要值守卡口。

“家里的菜吃完了,帮忙买一点菜吧?”田霞的微信收到了一条来自居家隔离人员的信息,她立即回复,并贴心询问还有没有其他需要购买的生活必需品。一些从风险区归来人员,需要做14天的隔离,解决他们生活困难,就成了田霞和社区工作者的“家务事”。

姜明秋和田霞有两个孩子,小的不满4岁,大的14岁,为了全身心投入到防疫中去,他们把两个孩子放在了爷爷奶奶和外公外婆家,一家人“各司其职”,为疫情防控贡献力量。

10多天了,夫妻二人都没有时间去看看。“特别想孩子,孩子也想我们,等疫情好转了,我们再去吧。”田霞说。

聚涓滴之力,护山河无恙。像姜明秋夫妻这样的“一线”家庭,在溱潼还有许多。程荣是城南社区支部书记,疫情期间,肩上担着社区百姓的健康。他的爱人伏静在溱潼医院收费处工作,同时,也是一名志愿者,晚上值守在华光大桥卡口,他们在不同的战场上书写下了同样的坚守。

程荣,带领社区干部既充当“守门员”,对进社区各个入小区的所有人员测量体温、查看苏康码、登记信息;又要变身热心“宣传员”,普及疫情防控政策及相关知识。在核酸检测演练期间,他挨家挨户动员,不漏一人。全是琐碎事,但他的服务却像润滑剂,让党群、干群关系更加融洽。

“若有战,召必回,战必胜”,伏静说,程荣半夜睡觉时手机就放在枕头边上,一旦有急事,就要立即赶到单位去,战“疫”以来没有睡过一个整觉。读高一的孩子放假在家也很听话,每天自觉上网课,不让父母操心。

家是最小国,国是最大家。把个人冷暖、集体荣辱、国家安危融为一体,执子之手,共同抗疫,用“小家”换来“大爱”,培厚了溱潼的精神土壤,为夺取疫情防控的胜利增添了信心。

标签:
责编:梅源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