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020180517505687875841.jpg
我为群众办实事丨江苏涟水警方:“点滴警务”把实事办到群众心坎里
2021-08-20 09:00:00  来源:“学习强国”江苏学习平台  作者:左达超  
1
听新闻

查破侵害群众利益的刑事案件751起、治安行政案件1841起,出台“我为群众办实事”措施17条、为民办结实事2700余件,三类电诈案件发案率下降27.9%……一组组数据、一件件实事,无不印证着江苏省淮安市涟水县公安局开展党史学习教育以来,坚持学史力行,创新打造“点滴警务”结出的丰硕果实。

靠前一步,消化矛盾“早一点”

8月12日,涟水县公安局石湖派出所社区民警王昆通过社区微信群接到瓦房村群众求助,因宅基地问题邻居发生纠纷。王昆立即赶到现场,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耐心做双方当事人工作,最终双方达成一致意见,一起因宅基地引发的矛盾得到成功化解。

近年来,涟水县公安局深入践行“枫桥经验”,将“靠前一步、主动作为”内化为行动自觉,把矛盾纠纷化解作为工作重点,着力实现“矛盾不上交、平安不出事、服务不缺位”。要求民警入户走访,充分发挥公安机关点多、线长、面广的优势,将矛盾纠纷排查贯穿于公安工作全过程,及时从日常的接处警、案件侦办、社区警务、走访服务等工作中排查发现矛盾纠纷,开展拉网式、清仓式矛盾排查化解工作,切实将矛盾纠纷排准、排彻底。围绕财产纠纷、家庭婚恋、土地归属、欠薪讨薪等焦点问题,建立完善排查化解、信息研判、普法宣传三个机制,深入群众中开展小矛盾、小纠纷“大排查”活动,确保把矛盾纠纷消灭在萌芽状态。今年以来,涟水县公安局共排查调解矛盾纠纷900余起,满意度达100%。

主动作为,掌握情况“深一点”

6月9日,涟水县公安局成集派出所所长钱卫锋在永锋村走访中发现,村民余四香既没有户口也没有身份证。了解到这一情况后,他远赴3000公里外的余四香云南老家,帮余四香办理好了身份证和户口本,并在第一时间送到她手中,摘掉了她十四年“黑户”的帽子。

上门走访困难群众、案件当事人、犯罪嫌疑人家属,了解当事人需求;邀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和群众代表开展开门评警座谈会,建言献策;组织民警走进企业、进社区、进村庄、进学校等,排查治安隐患……近年来,涟水县公安局积极开展“百警进网格、全警千万家”活动,鼓励社区民警利用微信工作群,借助信息、语音、视频等方式,及时在微信群内与群众进行沟通互动,结合辖区发案情况,及时发布预警提醒、防范知识。今年以来,涟水县公安局民警微信工作群已累计发布各类信息2万余条,与群众开展互动沟通9000余人次,收到群众提供的各类信息线索200余条,上门走访群众55000余人次,帮助群众解决各类问题2500余件次。

担当实干,为民服务“快一点”

7月25日,涟水县居民王先生不慎将驾驶证丢失,因第二天要开车前往湖南老家,一时焦急万分,到涟水县公安局交警大队机动车管理中队咨询,民警通过对王先生个人身份信息核对后,不到5分钟就为他办理了新的驾驶证。

涟水县公安局先后推行预约办、上门办、网上办等服务措施,公开10项服务承诺和标准化办事指南流程图,实现身份证、居住证、出生落户等业务办理“最多跑一趟”,还在醒目位置张贴老年人优先提示牌,增设老年人优先办理绿色通道。同时,涟水县公安局为进一步推进“互联网+”公安政务服务工作,深入开展“交管12123”手机APP平台宣传,在辖区设置电动自行车挂牌服务点,为群众提供买车、上牌“一站式”服务。优化窗口服务,缩短业务办理时间,推进“一窗通办”改革,提升工作效率,切实打通服务群众的“最后一米”。今年以来,涟水县公安局电话预约办理1600余笔,网上办理869笔,送证上门服务200余次,解答群众咨询1800余人次。

“我们把党史学习教育成果转化为促进主责主业的新动能,让‘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走深走实,从事关群众利益的‘点滴’想起,从关系群众冷暖的‘点滴’做起,从激化群众矛盾的‘点滴’调起,从造成群众不满的‘点滴’改起,以‘点滴警务’真正把实事办到群众心坎里。”涟水县副县长、公安局局长马仁慧说。

标签:
责编:梅源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