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泰州市姜堰区梁徐街道根据农村党群服务中心“建管用”要求,结合自身实际,以服务群众、带动群众增收为出发点,探索在党群服务阵地开设“共富空间”,构建群众“家门口”的共富服务体系。通过摸排居民及企业需求、联动发布招工信息、牵头开展培训等方式,促进“一老一困”等低收入群众就业增收。推动农村家庭“富余劳动力”就地转化为家庭“富裕新动力”。
摸排“两张清单”。通过集中座谈和走访谈心等方式,摸排低收入居民及闲散劳动力就业需求清单,实现群众就业需求和为民办实事互融共进,截至目前,共收集4个社区群众就业需求26件,12件已落实。由社区牵头依托入企走访、政策宣讲收集企业用工需求清单,整合企业用工需求清单,截至目前收集招工信息30余条。街道统筹居民需求及企业需求“两张清单”,组建用工人员信息库,与企业洽谈合作,实现“群众需求”和“企业资源”的双向匹配,居民与企业双向共富。
联动“线上线下”。线上发布,利用网格居民群、“先锋E家”微信群、社区广播、党群服务中心大屏等方式发布零工求职招聘信息,破除用工方与居民之间的信息壁垒,让居民“足不出户”即可了解企业用工信息。线下培训,以群众需求为突破口,一方面由社区干部为居民提供用工需求登记等服务,根据社区人员规模,整合优化党群服务中心闲置功能室功能,打造共富空间作为居民做工地点,同时常态化发布用工需求、展现产业风采;另一方面在各社区党群服务中心轮流开展职业技能培训活动,通过邀请企业技术工人、社区手艺人等群体来到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共富空间”进行实境培训,以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方式帮助居民迅速掌握技能技术并投入使用,切实将就业服务触角延伸到居民家门口,让居民真正学得技能,用以致富。
共享“共富未来”。目前街道已有4个社区“共富空间”打造完成并常态化运营,邢家社区、江村社区的绳网编织工作室通过计件计工的方式,让40余位居民在家门口实现就业,平均每人每月增收1000余元。官野社区注册泰州烁春藤艺编织有限公司,由社区现有的2名藤编手艺人定期到社区共富空间进行制作并教授手艺,制成的藤编工艺品由社区统一收购外销,目前已吸纳5余位居民参与制作。双墩社区充分发掘社区能人,打造中医理疗培训室,由盲人按摩师定期教授按摩技巧,截至目前已开展培训活动15次,累计服务社区群众200余人次。
下一步,梁徐街道将继续立足群众所盼,依托“党建+就业”服务模式,利用党群服务中心阵地资源,定期开展专业化、精准化、特色化就业服务活动,在各社区全力打造“用工放心、就业安心、群众省心”的“共富空间”,把服务送到群众心坎里,不断满足群众基本生活和精神文化需求。(吉泽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