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代达芬奇机器人荧光显像功能用于肺癌的肺段切除手术现场。 医院供图
注入荧光剂,需要切除的手术部位快速“现原形”,与正常组织区分开,帮助医生实现“精准打击坏分子”。在江苏省肿瘤医院,专家在全省率先利用第四代机器人荧光显影技术实施肺癌手术,大大提高了手术的精确度。
体检筛出肺部早癌
68岁的刘女士(化姓)体检时发现肺部有个毛玻璃结节,有一个指关节那么大。刘女士之前没有什么不适,看到体检报告后心急如焚,赶紧找到省肿瘤医院专家。省肿瘤医院胸外科主任医师李明说,她肺部的结节面积较小,这很可能就是一个很早期的恶性肿瘤。由于发现较早,可以进行完全切除,而且不影响生活。李明告诉记者,这是个很早期的肿瘤,手术应该尽可能减少对肺功能的破坏,这样她后续的生活不会受到太大影响。正常人一般有5个肺叶、19个肺段。这个小小的肿瘤,就隐藏在刘女士左下肺的一个肺段里。所以手术只需要切除病变的肺段即可。这样,患者肺功能最多就损失5%左右。术后也不需要放化疗,正常生活不受影响。不过,找到肺段和周围组织的边界,精确手术可不是件容易的事。以往,这是凭借医生的经验来操作。机器人时代,有着更精确的科技方法。
荧光显像,肿瘤无处可逃
2019年底,省肿瘤医院引进了第四代机器人。全球最先进的第四代达芬奇手术机器人具有清晰三维成像系统和灵活的仿真手腕器械等优势,特别适合给疑难患者手术。李明介绍,机器人做手术,并不是由机器去全部代替人工。机器人实际上是机器臂,医生在距离手术台不远的中控台操控机器人,甚至不用直接“看”患者,坐着就可以完成全部手术。 第四代机器人还有一个巨大的优势,就是荧光显像功能,像“照妖镜”一样能够让肿瘤无处可逃。手术过程中,医生通过静脉注射荧光剂,荧光剂快速弥漫到肺部组织。在机器人开启近红外荧光后,正常的肺段会变色,而需要切除的肺段组织因为提前切断了血管,荧光剂不能进入而不会变色,医生能显著将其与周围组织结构区分出来,主刀医生可以做到更安全、更精细、更完整、不疏漏地切除。李明告诉记者,过去医生只能靠肉眼和经验来判断肿瘤的边界、局部的侵犯、转移的淋巴结等,大概要用20分钟,才能判断出需要切除的部位。有了荧光显像功能,只需要十几秒,手术时间缩短了,切除范围也更加精准。对于患者的康复和术后都有好处。刘女士的手术,不到一个小时就结束了,目前不需要放化疗,正常康复即可。
早发现早治疗是提高肺癌治愈率的关键
目前,第四代机器人主要在泌尿、骨科、胸外等领域应用,有了荧光显像后,这些领域的手术,精确度都得到提高。江苏省肿瘤医院专家在全省率先利用第四代机器人荧光显影技术实施肺癌手术后,已经在这个领域逐渐建立了丰富的经验。省肿瘤医院肺癌首席专家许林教授提醒市民,我国肺癌的五年生存率是5.6%,而早期肺癌经手术切除后,五年生存率接近100%,而且手术后不需要接受放化疗。但遗憾的是,很多患者是因为出现不适症状到医院检查才发现肺癌的,这时接近80%都已是中晚期,其中只有接近20%的患者能接受手术。能接受手术的患者五年存活率也只有30%,所以早期筛查早期发现肺癌非常重要。
许林教授指出,通过低剂量CT的筛查发现的早期肺癌,大多是2厘米以下的早期肺癌,其中更多的只有0.6-0.8厘米,如果不通过低剂量CT是根本发现不了的。现在全球基本达成共识,肺癌的发病相关因素主要与以下几个因素相关,第一是年龄,随着年龄的增长,一般情况下国外限定在55岁,特别高危人群限定在50岁,我们国内大部分是限定在45岁就要接受筛查。第二,抽不抽烟。第三个因素,有没有肺癌的家族史,或者其他恶性肿瘤的家族史。第四个,有没有慢性肺部疾病史。通讯员 胥林花 记者 冒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