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020180517505687875841.jpg
南京“独角兽”“瞪羚”企业增势迅猛
2020-05-02 09:29:00  来源:江苏经济报  
1
听新闻

“独角兽”“瞪羚”被誉为区域经济发展的“神兽”,以他们命名的企业,前者估值超10亿美元,具有爆发式成长、颠覆式创新等重要特征;后者体量小但增长速度极快,倍受资本市场青睐。在4月29日下午召开的“2020年南京市独角兽、瞪羚企业发布暨高成长性企业培育推进会”上,南京市15家独角兽企业、95家培育独角兽企业、312家瞪羚企业“闪亮登场”,其中独角兽企业数量和估值总和均排名全国第5,深刻诠释了一座城市的创新活力、发展模式和未来前景。随着城市竞争的加剧,南京培育高成长性企业的力度还将加大。

借新经济风口一起奔跑

南京“神兽培训师”五星控股在昨天的发布中成为大赢家:3家独角兽、2家培育独角兽、2家瞪羚企业傲视群雄,成为培育独角兽企业最多的投融资平台,“五星系”概念被屡次提及。

试观“五星系”培育的企业,从瞄准母婴新消费的“孩子王”,到服务农村商业的“汇通达”,再到赋能工程机械租赁领域数字化运营的“众能联合”,无一不是踏上了新经济的风口,满足了市场新需求。

2020年南京新增独角兽公司、世和基因生物技术有限公司CEO邵阳也认为公司的成长与新经济的普及密不可分。2013年落户江北新区后,公司迎来了迅猛增长期。七年时间,世和基因已经累计检测30万例肿瘤样本,月均检测样本破万例,检测数量全国第一。今年,该公司筹划在科创板上市。

互联网、电子及光电设备、生物医药、IT、汽车……记者从会上发布的《2020年南京市独角兽、瞪羚企业发展白皮书》中了解到,2020年南京独角兽、培育独角兽企业大都分布在具有高成长性的五大行业,企业数量达93家,占独角兽、培育独角兽企业总数的84%;瞪羚企业行业分布集中于IT、生物医药、装备制造、电子及光电设备和节能环保五大行业,占瞪羚企业总数的79%。这些行业也与南京主导的7大类14个战略性新兴产业方向高度一致。

跳跃背后是资本市场的认可

“在这些年的发展中,南京给了我们很多的支持和帮助,南京的创新和服务环境也成为企业发展的坚实后盾。”南京英尼格玛工业自动化技术有限公司是今年新增培育独角兽企业,去年,该公司还在瞪羚企业的榜单中。该公司副总经理樊小超告诉记者,企业在入驻南京江宁高新区后获得了快速发展,市、区相关部门在人才引进、创新引导等方面给予了大量支持。

“独角兽是由市场认定的,10亿美元市值是投资人用真金白银做出的判断。”南京独角兽、瞪羚俱乐部主席,五星控股董事长汪建国在推进会上回忆说,2018年在第一次发布南京市独角兽、瞪羚企业时,南京的独角兽企业仅有3家,培育独角兽企业16家,瞪羚企业25家,三年时间的爆发式增长,不是一个简单数字的跳跃,“背后充分反映了南京市这两年所发生的深刻变化”。在他看来,南京近年来各项事业大踏步前进,经济发展势头猛,营商环境、创新环境明显改善,这既增强了本土企业家的信心,也吸引了更多外来投资者。

自实施“121”战略、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创新名城以来,南京主导产业不断优化升级,创新经济加速崛起,创新生态持续优化,一大批优秀创新型企业如“雨后春笋”般涌现。2020年南京市委1号文件从科创企业森林成长、产业基础能力提升、产业链协同创新、创新产品应用激励、创新要素有效支持、创新生态持续优化“六个机制”展开,继续真金白银投创新、深化改革促创新,努力构建最好最优的创新生态支撑体系。根据《2020年南京市独角兽、瞪羚企业发展白皮书》,南京优质项目对资本的吸引力正在不断增强:2019年融资额TOP5的交易是BYTON拜腾、苏宁小店、康众汽配、众能联合和世和基因,分别为5亿美元、4.5亿美元、3.8亿美元、10亿元人民币和8亿元人民币。

奏响引领新发展的号角

在疫情防控常态化的特殊时期,南京举行这场独角兽、瞪羚企业的推进活动,是深化创新名城建设的务实行动,也是继续奏响催生新产业、引领新发展的号角。就在4月中旬,南京市为应对疫情影响,扩内需稳增长,提出了发展新基建、培育新消费、壮大新产业、建设新都市“四新行动”计划,力求以高质量的供给引领和创造新需求,推动创新经济蓬勃发展。

值得一提的是,此次大会开设1个主会场和11个分会场,首次视频连线、线上线下相结合,各区主要负责人先后上台晒成绩,争先恐后表态打造优化营商环境的“升级版”。从地域分布来看,2018年南京市只有2个区(玄武区、雨花台区)拥有独角兽企业,现在全市独角兽企业已分布于8个区。同时,培育独角兽企业已覆盖11个区,瞪羚企业已覆盖全部12个区,独角兽、瞪羚企业空间格局有了辐射性的拓展,未来各区培育“神兽”的力度还将加大。

4家独角兽企业、10家培育独角兽企业——在独角兽、培育独角兽企业方面,江宁区总数和新增数量均表现突出。该区出台了《瞪羚企业、独角兽企业培育工作实施意见》等一系列政策,设立了创新型企业培育专项,满足高成长性企业的发展需求。该区相关负责人在分会场上表示,将进一步优化发展环境,加快产业转型升级,不断提升核心产业竞争力、培育壮大新产业新经济新业态。在各区的分会场上,提升产业基础能力和产业链水平、培育企业成长生态圈、把握新冠疫情“危”与“机”等观点和做法也成为主政者的普遍共识。记者 张韩虹 耿文博

标签:
责编:张静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