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020180517505687875841.jpg
南通海安街道推进个人调解室初见成效
2020-07-27 17:09:00  来源:中国江苏网  作者:唐英俊 李慧  
1
听新闻

中国江苏网讯 (通讯员 唐英俊 李慧)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呈现出一些新情况和新特点,于是,个人调解工作室应运而生。以海安市为例,自2018年以来,海安市司法局海安司法所开拓思维积极创新,鼓励社会大众参与调解工作,先后涌现了一批优秀的个人调解室。

“吴兴宝个人调解室”位于海安市凤山花苑,成立人吴兴宝是一名退休教师,在海安市司法局、海安街道司法所以及凤山村两委会的支持下,2018年老吴建立了这个调解工作室。两年来他发现经手的调解工作虽然都是张家长李家短的小事,但是回馈给社会的确实是一片和谐的天空。吴兴宝还依托小区民主法治公园,打造了由十块宣传牌组成的“老吴有看法”专区,成为了法治宣传工作一道独特风景。

个人调解工作室以人民为中心,把群众满意作为衡量人民调解工作的根本标准。在闸东社区,说起老兵刘开圣,可是一个响当当的人物。刘开圣是一个退伍老兵,他在军队干了十多年、在国有企业当过负责人、在社区做过社区干部、还在民政部门担任过职务。退休后的他被海安市高新区闸东社区聘用为专职调解员,就在大家都以为他要功成名就的时候,他却给自己找了个吃力不讨好的事——成立“开圣(老兵)个人调解室”。自2018年成立,至2019年底,调解室协助闸东社区处理各类纠纷40余件次,帮助当事人200多人次,并开展调解观摩活动1次,调解宣传活动24次。不仅开拓了个人参与调解工作的新方法、新领域、新措施,还进一步发挥了社会力量参与调解的积极性、主动性、有效性,为海安经济发展贡献了力量。

个人调解工作室坚持“成熟一个,发展一个”,其成员不仅有退休教师,退伍老兵,还有很多为人公道正派,政治素质较高的热心市民。在海安市中大街,有这样一个“红枫调解室”,它成立于2019年1月,没有锣鼓喧天、没有鞭炮齐鸣,简单的一块牌子一挂,一个新的为民服务点就出现了。在这里,居民会遇到很多老熟人,他们兢兢业业,毫无怨言,仅一年时间,中大街社区的居民们就发现他们很多家长里短的纠纷在社区里面这间布置的跟一般的办公室别无二致的办公室内解决了。这些调解员充分发挥了队伍经验丰富、人脉广泛、阅历沧桑的优势,调解各类纠纷24起,服务当事人156人,成为了中大街社区解决家长里短的“终点站”。

正是这些热心公道的调解员的加入,才使得各个社区的调解工作室队伍不断壮大。这些调解室不仅解决了家长里短的小纠纷,许多存在多年的棘手问题也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冰释前嫌,有效的实现了矛盾就地化解,不上交、不激化,维护了社会的和谐稳定。

随着海安市个人调解室工作的陆续展开,充分证明了个人调解工作室是基层调解组织触角的有效延伸,对于增强人民调解员的积极性、主动性,扩大人民调解工作的权威性、影响力,提升人民调解工作质量水平具有重要意义。海安市还将进一步发挥社会力量,让更多的群众积极、主动的参与到调解工作中来,为平安中国、法治中国的建设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标签:调解;海安;工作室
责编:钱志国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