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江苏网讯(通讯员钟春婷)王鲍镇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立足“群众聚集在哪里,文明实践就延伸到哪里”的理念,探索“文明实践+理论宣讲”、“文明实践+志愿服务”、“文明实践+疫情防控”三个“+”新模式,巧解新时代文明实践方程式,打通宣传引导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
文明实践+理论宣讲=精神家园。围绕人民群众的实际需求,统筹推进精神文明建设工作,通过邀请“百姓名嘴”、组织镇村干部和动员党员志愿者等多种形式,积极开展各种理论宣讲活动。创新宣讲形式,通过“线上+线下”,做到宣讲内容、形式与群众实际需求有效对接,与党史学习教育有机融合。用好资源精益求精,积极挖掘红色遗迹遗址,根据崇启海常备旅纪念碑、张辛殉难地等史料精心设计宣讲内容,撰写宣讲课件,立足王鲍烈士纪念馆等教育基地,开展情景式宣讲,确保宣讲“接地气”,打造群众“精神家园”。
文明实践+志愿服务=温暖港湾。王鲍镇新时代文明实践所下设王鲍镇东疆志愿服务队,志愿者们紧盯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每月深入孤残老人、五保户等困难群众家中,开展打扫卫生、拉家常、送温暖活动,帮助群众解决实际困难。通过开展“看电影、学雷锋、传精神”“传承爱国精神、争做时代新人”“相伴阅读、快乐成长”“寻访发展脚步、探索发展之路”等主题志愿活动,帮助小朋友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在职党员志愿者积极参与志愿服务,传承王鲍奉献精神,帮助服务困难群众,主动为新时代文明实践注入“基因”,为群众筑起“温暖港湾”。
文明实践+疫情防控=安全屏障。面对疫情防控复杂严峻形势,王鲍镇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积极协助开展重点地区回乡人员摸排登记、居家隔离人员跟踪服务、全员核酸检测秩序维护、疫苗接种点接种服务等疫情防控工作,主动看望从外地返乡居家隔离人员,询问他们的身体状况,为他们测量体温,并帮助他们购买居家生活用品,积极宣传疫苗接种政策,以及接种前后注意事项,引导群众应接尽接,主动前往接种点,切实筑起疫情防控的“安全屏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