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江苏网讯 为解决居民遇到的操心事烦心事,南通市崇川区永兴街道永兴佳园社区探索出“户—楼—邻—区”四级网格为基础的“小团队、细网格”社会治理体系,织密社区网格,让社区不仅有靓丽的“外观”,还为社区注入了为民服务的“温度”。
合理规划 增强网格善治内在动力
根据“人口规模适度、服务管理方便、资源配置有效、功能相对齐全”的原则,社区党委合理划分“网格包干田”,在近期81扇楼道违章门整治中,依托“两长两员”百人红风铃敲门队,充分激活居民主体意识,发挥社区群众的主体作用,落实开展“我们听您说”意见征集。
“凭什么要拆我的,小区里其他人都拆了我再拆!”。整治过程中难免遇到居民们的不理解,网格员们便挨家挨户敲门,对居民耐心讲解私封楼道门的隐患,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让居民明白:重要的不是清理,而是培养自觉意识与良好的生活习惯,最终实现“小楼道,大和谐”。
凡人有光 汇聚网格治理强大合力
面对新形势下的网格矛盾纠纷,社区为每个网格配备至少一名专职网格员和一名兼职网格员,有效解决网格员力量不足的问题。此外,社区利用原本村里老干部“人熟、事清、会做群众工作”的优势,成立“蒋嬷嬷”专职调解室,实行“上门调解”或“坐堂接诊”,帮居民释放情绪,理顺社会矛盾。在调解道路上,蒋嬷嬷不遗余力发挥所能,凭着耐心与细心得到了居民的一致认可。凡是经过蒋嬷嬷之手的事情,没有一个回头上诉,调解成功率100%,是名副其实的“金牌调解”。
格格有爱 激发网格精准治理活力
针对小区自治难、楼栋问题多、独居老人多等棘手问题,社区党委积极探索“网格自治”模式,走出了一条“民情搜集—民情反馈—限期办理—公示反馈—满意度调查”五步法社区自治新路子。
此外,社区通过开展下沉党员群星榜和“我为群众办实事”最佳党建项目评选等特色活动,把居民从家中请出来,以各类交流活动润滑人际关系,建立“熟人网络”;引导居民参与网格管理,提高居民自治能力,建立长效自治管理机制。现在的永兴佳园社区,孩子能玩到一起,年轻人能聊到一起,老人们能聚到一起。各种亲子运动会、节日关爱老人活动,更是让网格成为一个和谐温暖的大家庭。
“多年来,我们借助于各职能部门力量,汇聚各方资源,依托社区“五步法”网格工作模式,动员广大党员、网格员、志愿者一起闯、一起拼、一起试,积极探索拆迁安置小区管理有效路径,坚持用绣花针精神将社区治理做精做细。”社区党委书记孙夕红如是说。(徐李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