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江苏网讯 今年以来,启东市紧扣高质量发展目标,着力健全综合考核体系,不断优化考核机制,激发干部履职尽责“内动力”。
差异化制定目标,提升考核导向性。成立高质量发展、党的建设、效能建设3个考评组,区分省级开发园区、区镇、市级机关单位、金融企业4个组别比武竞技,实现分类精准考核。对区镇,在设置共性指标基础上,还围绕全市重点中心工作设置了产业项目建设、新型城镇化、乡村振兴等8个专项指标,根据各自经济体量和实际发展水平精准设定目标任务。对承担个性发展任务的部分园区,重点结合产业特色、发展定位设置个性化指标,权重占比超50%。对市级机关单位,围绕重点工作、担当争先、履行职责、依法行政、服务群众5个方面,进行差异化赋分,切实考准效能、考出层次。
链条式传导压力,提升考核实效性。研究制订启东市单位内部绩效考核办法,要求各单位将考核指标和重点工作任逐级分解到科室和个人,上级对单位的综合考核结果直接运用于指标承接人员的绩效考核,将组织绩效向个人绩效贯通延伸。建立“单位—科室—个人”的全链条考核模式,逐层压实责任。围绕上级综合考核中的高质量发展、党的建设、月度评估、GDP核算四大类指标,对负责推进落实的市级职能部门,通过“指标权重积分制”进行“链接性”考核,考核结果直接与部门星级评定、年度奖励挂钩。在今年链接考核结果运用中,1家单位获得升星,2家单位被降星。
动态化过程管控,提升考核科学性。强化日常监测、季度“预考核”机制,将年度考核向平时考核延伸。开发“启东市重点工作督查系统”,将领导挂钩项目、为民实事、文明城市创建等工作纳入系统全面督查检查。今年以来系统问题预警295次,经综合分析、调查研判后派发问题交办单43张。每季度开展高质量发展“预考核”,对考核指标运行情况、目标任务推进情况进行全面体检,以“挂红旗、亮黄牌”的形式,督促各单位聚焦短板弱项,实施精准攻坚。今年以来,共授予17个区镇“高质量发展流动红旗”,给予8个区镇黄牌警告,有4名党政主要领导被约谈。
(启东市委组织部 宋戈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