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020180517505687875841.jpg
逐梦红印范龙 千年桃源乡韵 ——这个特色田园乡村真有“范”
2022-08-23 14:12:00  
1
听新闻

中国江苏网讯 黄海明珠、红印传承,近于海滨,却隐于乡野,范龙村坐落于千年古镇吕四港镇的西南域。他是以革命英烈范龙命名的“红色村庄”,如今这个历经烽火淬炼的村子,已成为真正的“世外桃源”,在新农村建设征程中不断探索“生产美”、“生态美”、“生活美”、“生机美”的新路径,用自己勤劳的双手播种、收获幸福的果实,创造更加美好的生活。

游击反“清乡”,为民忠无私。1947年范龙烈士在这里被捕并壮烈牺牲,他“为民忠无私”革命精神也给范龙村人烙下了深深的红色印记。无论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的勇夺粮棉双高产,还是改革开放后的全力以赴奔小康,“勇敢斗争、无私奉献”始终是范龙村人追赶跨越的强大精神支柱。积极打造范龙村“红色传承示范带”,建设党建文化主题公园、千余平方红印村史馆,全方位展示范龙村红色岁月、历史变迁、人文典故、特色产业以及新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历。如今,红色基因又在不断激励着范龙村人开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征程。

近年来范龙村党总支通过搭建电商直播平台、借力股份制经济合作社、创办产业交易坊,书记带头进行电商直播,积极探索“线上线下网络助农,干部示范党员带头,群众参与共同致富”新模式。在黄桃产业成为书记项目的6个春秋后,种植面积已占全村总耕地面积的34%,每年可有效利用村剩余劳动力一万多人次,人均增收六千元。通过引进新品种、发展桃类深加工,打造桃园采摘节点,有效提升黄桃一、二、三产业链和价值链,真正让范龙村黄桃产业走出启东、走向市场。

今年,在一年一度的第四届黄桃节上,范龙村党总支书记彭利华笑着向大家推介,“欢迎大家来范龙品尝个大味甜的黄桃”。以桃为媒,以节搭台,范龙村连续四年举办特色田园乡村黄桃节,打响范龙黄桃品牌。新乡贤潘群引桥搭线,自豪的说道,“我们此次黄桃节共有6家当地企业订购黄桃2000余斤。”

范龙村股份制经济合作社的王超志开心的说道,“现在产业是越做越好,效益也是节节攀升,借助合作社,签订黄桃销售订单3000余单,累计销售额120万元”。村股份制经济合作社累计收入达668万元,总收入增长率达21.2%,村民平均收入36425元,人均增长率为12.11%,“一村一品”达到“三赢”的效果。品牌培育、电商发展、深加工引入、独具特色的果园文化正全力推动黄桃产业成为范龙乡村振兴的主力引擎;由产业振兴工程为春雨明露,滋养业兴民富“生产美”的花儿。

 

“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千年前五柳先生所追求的田园生活,正在如今的范龙一点点变为现实。行走在村中的青砖黑瓦间,享受着现代气息与田园美色编织在一起的轻快愉悦。村里利用旧农具、老物件做点缀,将黄桃元素融入村庄标识,形成丰富多样的乡村景观;范龙东路、中路等道路上绘制彩色标线,活泼亮眼。走在街上,范龙村的村民都纷纷感叹,“现在村里水更清了,树更绿了,道路也更加畅通干净”。“基础强、生态优、村庄美、百姓乐”,以红色阵地、黄桃之乡为主题的桃源乡土景观以及饱含浓郁乡韵的乡村礼堂,不仅成就特色风景,更打造着新一代村民的精神原乡。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这便是对范龙宜居宜游“生态美”最贴切的感受罢。

万里春光明媚,山川掩映霞辉。这是对于和谐发展的期许,更是映照无数党员披星戴月的霞光。范龙村长期致力于乡土慈善事业,慰问孤寡、扶助重疾家庭、关爱贫困学生,爱心基金会累计接收爱心捐款39万余元,帮助困难村民200余人。“党建加油站”凝心聚力;爱心公益团队扶贫济困;商以求同、协以成事,“有事好商量平台”沟通你我;宣传群众、服务群众,“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打通“最后一公里”。范龙依托红色文化、果园文化、乡贤文化、古韵文化,同向发力,向着更美更好的未来驰行。余秋雨于《文化苦旅》中写道“故乡柳荫下的诀别”,将乡韵乡愁的“生活美”铺开娓娓道来。

“经济强、百姓富、环境美、社会文明程度高”,总书记对于推动乡村振兴有着浓厚的感情,更是对新一代特色田园建设的要求。范龙村的乡村建设愈发现代化,范龙村将带着英烈精神,抓牢黄桃这块“金字招牌”,在乡村振兴的路上不断探索,奋勇前行。当怡人的田园景色与淳朴的乡间民风交叠,范龙村的田间大地上铺陈开一幅文明乡风的动人画卷。这画卷由奋斗者们为底色,初心使命为题跋,将“生机美”融入其中,流经岁月,永不褪色。

标签:
责编:张嘉珈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