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020180517505687875841.jpg
强国建设 高校何为:媒体眼中的江苏航运学院
2024-12-28 10:06:00  来源:新江苏客户端·中国江苏网  
1
听新闻

2024年10月1日,中国第14次北冰洋科学考察队圆满完成任务,顺利返航。江苏航运职业技术学院(以下简称“江苏航运学院”)教师刘雅奇作为“雪龙2”号的二副,出色地完成了此次航行的安全保障任务。11月8日,南通日报对刘雅奇航行在世界边缘的日与夜作了封面专题报道,引起了强烈反响。

 

2024年南通市高技术船舶和海洋工程产业链党委服务发展新质生产力活动

作为江苏航海人才培养高地,到目前为止,江苏航运学院先后有10位教师被中国极地研究中心选中,学校共10次派遣教师参与南北极地科学考察项目。这些参与国家重大项目的教师不仅是学校优秀师资力量的代表,也是江苏航运学院推进“办学能力高水平”“产教融合高质量”的闪亮标签。

党委书记薛扬为“匠心‘船’承”大思政实践教学基地企业代表授牌

一座职业院校能够频频吸引媒体目光,离不开其自身的高质量发展,更得益于其战略层面的前瞻布局。从践行产教融合、深度服务企业与行业,到推进教育与科技创新融合、增强学校整体实力,从优化专业设置、对接交通运输行业需求,到推动“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提升教育教学质量,江苏航运职业技术学院媒体曝光率较高的背后,隐含着哪些值得破译的密码?

媒体聚焦 创新育人受瞩目

办学64年以来,江苏航运学院始终牢牢抓住培养优秀航运人才这条主线,并紧紧跟随时代发展浪潮,创新调整育人新途径、新模式,以主动回应船舶海工产业新质生产力的发展需求。

船舶与海洋工程学院党总支副书记崔顾芳介绍:“今年,学校为2025届船舶类专业的学生安排了南通中远川崎船舶工程有限公司、扬州中远海运重工有限公司等9家船舶海工头部企业为期10周的产教融合实践教学,通过小班化教学等方式,培养学生船舶修造全流程的专业实践技能。”

党委书记薛扬在“江海红帆”党建联盟开展校企产教融合共学共建活动中作专题报告

推动校企深度合作共建产业学院是江苏航运学院人才培养的创新之举。锚定培养“具备先进制造技术、高度创新能力和专业素养的蓝领精英”这一目标,学校精准匹配船舶与海工产业人才需求缺口,举办现场工程师班。9月13日,《中国教育报》刊文报道了江苏航运学院如何与中集集团共建人才订单班,通过学校专业教师携手企业高级工程师共同绘制高技能人才培养的蓝图。

 

 

 

 

江苏航运职业技术学院入选首批交通运输职业教育交通强国专项试点单位

 

 

订单班的设立,在培养制造业“智改数转”青年技能型人才方面成效显著。10月30日,2024年世界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总决赛争夺赛落幕,江苏航运学院学子一鼓作气,先后在“智慧物流”“电子商务”“船舶主机和轴系安装调试”三项赛事中将金牌收入囊中。南通官方政务发布平台“南通发布”两度刊文,报道了学校这一骄人成绩。

除了练好育人内功,江苏航运学院还积极打造职教“出海船”,向外输出航海职教资源,培养航海类国际化技术技能人才。去年,学校与中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上海森海海事服务有限公司、印尼雅加达商船学院以及江苏省郑和研究会合作成立了“印尼郑和学院”,先后受到《中国交通报》《中国教育报》等媒体的关注。

10月22日,《中国交通报》以《建设印尼郑和学院 打造航海职教国际品牌》为题,详细报道了江苏航运学院充分践行“教随产出、校企同行、职教出海”宗旨,以开放、自信、主动的姿态“引进来、走出去”,通过广泛吸收国际海事组织(IMO)示范课程、国际高水平院校和行业企业的优质教育资源,研制开发“船舶管理”“高端焊接技术”等50门全英文培训课程,为中国企业出海发展提供本土化人才供给和技术服务的诸多做法。报道向外界展示了印尼郑和学院的办学理念及各项举措,引发了业内对航海教育,尤其是航海职教方案出海的广泛关注。

宣传引领 厚植发展软实力

“酒香也怕巷子深”。在推进国家“双高”建设的征程中,江苏航运学院除了切实提高人才培养的硬实力,也在讲好航院故事、以宣传促发展上持续深耕细作。

“学校历来高度重视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做好新闻宣传工作可以更好承担为时代鼓与呼、为奋斗聚力量的光荣使命,也是一种生产力。党建品牌与亮点、办学成就与特色、师生风采与成长、服务能力与贡献等方面,是我们学校宣传工作紧扣的重点。”12月12日,在学校2024年度新闻宣传工作培训会上,学校党委委员、党委宣传部部长王彬说。

 

 

 

第八届“马克思主义•青年说”江苏航运职业技术学院专场活动

进入日新月异的新媒体时代,江苏航运学院在宣传工作方面多元发力,以互联网为主要阵地,建立了微博、公众号、视频号、抖音等多维传播矩阵,向社会充分展示学校的魅力。

在运输管理与经济学院学生邵雨晨看来,每年的招生宣传视频已经成为江苏航运学院的一大亮点与特色,“每年我都会在抖音刷到学校制作的招生宣传片。去年的视频还采用了一位学长拍摄的日出日落,十分炫酷、亮眼。”

轮机工程学院大三学生吴承博表示:“当初报考江苏航运学院,就是被学校的招生宣传深深吸引了,我感觉在这里一定能够学到有用的知识和技能,而选择轮机专业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好就业,毕竟找到一份理想的工作,对我们每个人来说都非常重要。”

 

 

江苏航运职业技术学院与振华重工共建实习与就业基地

 

长期以来,丰硕的办学成果和紧贴市场的专业设置一直是江苏航运学院高质量发展的有力注脚。2024年6月19日,学校党委副书记、校长吴丽华在《中国交通报》发表了题为《培养新时代交通工匠》的文章,文中写道:“航院坚持‘以水为脉’特色定位,在专业设置方面形成了一体(水上交通运输类专业)两翼(陆上交通类专业+通用航空类专业)的发展新格局。”同一天,学校党委委员、副校长王琪在接受中国教育电视台采访时,系统介绍了学校“产教融合”的培养模式,以及独特的专业动态优化调整措施。

 

 

校长吴丽华在江苏航运职业技术学院“双高计划”绩效评价现场考察汇报会上作专题汇报

 

学校官网数据显示,江苏航运学院近三年来招生工作呈现“进口旺”,每年招生数量稳定在4500名左右,并多年实现100%的计划完成率。

在学生就业方面,江苏航运学院还通过各项措施充分保障“出口畅”。每年毕业季,学校书记、校长亲自带队,开展“访企拓岗”工作,向用人单位推介毕业学子。中集苏航(常州)物流有限公司总经理胡学斌表示,“我也是从航院毕业的,作为校友,我由衷地认为,母校的专业设置很符合我们公司目前的发展需要。”

中集苏航目前有25名员工都是江苏航运学院毕业生,其中3人已经担任了公司主要生产经营部门的负责人。胡学斌坦言:“母校培养出来的学生,无论是专业知识,还是实践操作能力都很不错,用起来也是得心应手。”

“我们从2000年开始就与江苏航运学院合作,这些学生现在已经成为我们生产一线的技术骨干。”南通中远海运川崎船舶工程有限公司人事科科长吴勇说。2021年,中远川崎又与江苏航运学院签订了为期5年的订单班,“航院的学生整体素质好,这是经过实践证明的。”吴勇补充说。

应“新”而动 培养交通“新”工匠

伴随着国家“一带一路”倡议、“海洋强国”战略的深入实施,一方面航运产业活力迸发,另一方面,航海技术人才却面临短缺。

在南通船舶海工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过程中,新型制造人才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源动力。学校党委副书记、校长吴丽华说:“我们锚定培育交通‘新’工匠,学校厚植校企深度融合优势,不断开创服务海洋与航运强国的新局面。”

 

 

学校举办2024年南通市现代海洋产业青年人才嘉年华暨船舶海工行业产才供需对接会

 

近年来,江苏航运学院遵循“先立后破”的发展思路,优化升级航海类优势专业,并大力培育船舶工程技术专业群建设,形成了航海技术、船舶工程技术两大优势专业群双轮驱动的发展新格局。

2023年,江苏航运学院与招商轮船旗下海顺公司签订战略合作框架协议,成立了海顺产业学院。校企双主体致力于“招商”文化、“海辽”精神、“蛇口”基因进校园,打造“海上教学工厂”,开展“跨境融合、分段递进”航海国际人才培养,为航运强国建设提供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支撑。

目前,江苏航运学院已经建成包括轨道交通产业学院、海顺产业学院在内的9个产业学院,专业群布局以水上交通运输类专业为主体,兼顾陆上交通类专业和航空类专业协调发展,这不仅成为学校产教融合的全新亮点,也为推动交通运输产业链高质量发展注入了动力与活力。

 

 

学校校长吴丽华(左二)与哈尔滨工程大学、东南大学南通海洋高等研究院、南通大学和南通创新区负责人共同启动南通船舶海工高校创新联盟

 

而在专业科研技术服务方面,学校已经实现了院院有团队、院院有平台、院院有品牌。学校承担科研项目400余项,建有江苏省海员培训中心等8个省部级培训基地,航海类特色专业培训年培训量超过2万人次。另外,学校还拥有江苏省海洋工程装备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南通市焊接中心,为南通及周边地区的船舶海工发展在制造层面提供坚实的技术技能支撑。

2024年12月19日,学校党委书记薛扬在《新华日报》发表文章指出:“2024年,江苏航运学院深入学习贯彻相关会议精神,牢牢把握教育的政治属性、人民属性、战略属性,聚焦党建引领、打造党建品牌新亮点,聚焦固本铸魂、构建思政育人新格局,聚焦产教融合、创新人才培养新模式,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主动面向‘水运江苏’建设、高技术船舶和海洋工程装备集群建设,以高质量党建引领保障学校事业高质量发展,充分发挥学校人才优势、智力优势和国家‘双高计划’建设单位的辐射示范作用,为行业企业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技能与人才支撑”。 

学校与招商局重工(江苏)有限公司、江苏新扬子造船有限公司签约共建产业学院、现场工程师学院

 

放眼未来,江苏航运学院将围绕江苏率先建成教育强省、在“八个体系”建设上走在前列、打造“六强”教育发展高地的部署要求,继续完善“服务海洋强国、交通强国、航运强国建设的航院模式”,在向海图强的新征程上勇立潮头,持续强化交通底色,做优航运特色,以质图强、以治促强,扛起为更具特色“水运江苏”建设和高技术船舶海工装备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发展提供重要的人才支撑与智力支持的角色担当,努力把学校建设成为“通江达海‘桥头堡’建设的人才供给地”“中国航海职教方案输出地”和“航海文化传承地”。(胡谨坤 张越超)

标签:
责编:梅源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