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世界智能制造大会将于12月8日至12月10日在南京举办。近日,记者跟随组委会走进南京几家产业园区,了解智慧产业园区在助推企业数字化转型升级、赋能产业发展方面的成果。
智能制造产业园:加速新旧动能转换,打造软硬件联动格局
“以前,制造整辆地铁车厢需要1个月,现在有了智能制造,仅需1周就可以生产出一辆地铁。”江苏中车数字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徐修俊对记者说,智能制造和传统人工相比,大大缩减了生产周期,同时产品质量更加精细。
中车数字是一家提供一流智能制造全面解决方案的专业化企业,向传统制造业输出智能制造整体解决方案,已应用于轨道交通、机械制造等多个领域。江北新区智能制造产业园具有深厚的轨道交通生产制造基础,在这样的背景下,中车数字应运而生。
江 北新区智能制造产业园统计站站长陈洪彬介绍,产业园聚焦电子信息和大健康两大产业,围绕两大产业,园区正一步步壮大产业能级,蓄力发展动能。成立5年来, 园区围绕高质量发展的总体要求,聚焦“两城一中心”,加速新旧动能转换,推动主导产业做大做强;打通关键堵点,打造硬件、软件联动的发展格局。
麒麟科技创新园:引领创新研发,汇聚“智能”人才
智能扫地机器人、防疫消毒机器人、纺纱机器人、智能零售机器人……麒麟科技创新园内,在南京景曜智能科技有限公司的“机器人产品图谱”展示墙上,可以看到各式各样被应用于不同产业、领域的机器人。
南京景曜是一家专注于机器人自动化系统集成、机器人智能视觉检测系统及民用、娱乐机器人研发的公司。
“我们的产品已经深入到不同的行业领域,如工业制造、航天航空、物流、安防等,根据企业、行业需要帮助研发相应的机器人产品,可大大提升产业效能。”公司副总经理廖永祥介绍。
麒麟科技创新园管委会经济发展局副局长虞行介绍,麒麟科技创新园拥有丰富的科教资源,南京大学、东南大学、南京理工大学等30多所高校分布在园区周围,为园区发展提供丰富的科技和人才支撑。
目 前,园区以南京麒麟科技城为发展载体,以中科院南京分院“一院四所”、中国科学院大学南京学院为核心,集聚中科院系统科技创新资源,已初步形成中科院 “1+N”(国科大南京学院+多家中科院研究所)创新发展体系,并努力引进省内外知名高校的科研机构,打造“一院多校”科技创新布局。
数控机床产业园:区长任组长,完善配套推动企业发展
六合数控机床产业园始建于2001年6月,现有企业56家,其中,台资企业18家,规上企业32家,70%企业集聚于雄州街道数控机床产业园。
“产 业初步形成集群化发展态势,加工链条也相对完整,形成了覆盖模具—铸造—机加工—热处理—研磨—机床整机的较为完整的产业链条。”六合数控机床产业园管委 会办公室主任李广田说,园区成立了由区长担任组长的六合区数控机床产业推进工作组,定期谋划调度落实数控机床发展中土地、人才政策等要素配套。
据悉,到2025年,六合数控机床产业链将打造成江苏省数控机床产业强链、300亿级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到2030年,将打造500亿级国家级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
专家点评:
智能制造为产业未来发展赋新能
陈柳(南京大学长江产业经济研究院副院长、研究员)
智能制造本身是一个重要产业,它一方面涉及信息技术、人工智能等软件技术,另一方面涉及传感器、智能装备等智能硬件。南京既有很好的软件信息技术基础,也有很好的装备制造基础,发展智能制造有很好的基础。
在 数字经济时代,智能制造可以为产业发展赋能。以智能制造为基础,对企业进行大规模的技术改造,将一系列的云技术、信息技术等用于发展、延长各类产业的产业 链,提高自动化水平。同时,智能制造还可为广大中小企业提供一个相对低成本、高效的技术共享平台,为广大中小企业服务。
对于南京来说,智 能制造要优先对重要主导产业进行赋能。例如信息技术产业、化工产业等领域,通过智能制造提高效率,比如在电子信息层面可以提高生产的良品率和制造效率,在 化工产业通过智能制造可以提高安全生产水平,而在一些相对危险的生产环境当中,可以减少能源利用,提高机器作业的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