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国务院同意徐州市以创新引领资源型地区中心城市高质量发展为主题,建设国家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
按照国函〔2022〕69号《批复》要求,徐州市建设国家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要重点针对传统工矿废弃地可持续利用难度大、要素供给结构性矛盾制约新老产业接续等问题,集成应用采煤沉陷区生态修复、设施装备智能化改造等技术,实施生态修复与绿色开发、产业转型与竞争力攀升、就业保障与结构优化、科技创新与支撑能力提升等行动,统筹各类创新资源,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探索适用技术路线和系统解决方案,形成可操作、可复制、可推广的有效模式,对推动淮海经济区和同类地区产业转型升级、动能接续转换、生态修复治理形成示范效应,为落实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提供实践经验。
当前,徐州正面临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淮河生态经济带建设等重大机遇,尤其赋予了徐州淮海经济区中心城市的战略定位,推动这些战略效力的充分释放,必将为徐州创新引领资源枯竭地区中心城市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根据《徐州市可持续发展规划(2022—2030年)》,徐州创建国家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将以“创新引领资源枯竭地区中心城市高质量发展”为主题,聚焦“传统工矿废弃地可持续利用难度大”和“要素供给结构性矛盾制约新老产业接续”两个可持续发展的瓶颈问题,推进生态修复与低碳绿色开发行动、产业转型与竞争力攀升行动、就业保障与结构优化行动、科技创新与支撑能力提升行动四大行动,实施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打造等十八项工程,着力破解徐州可持续发展瓶颈问题,打造新老产业接续发展典范、工矿废弃地综合利用典范和城市生态修复典范,建设成为在全国范围内有影响、有特色的资源枯竭地区中心城市高质量发展典范区。到2024年底,环境污染治理与区域生态修复取得明显成效,产业转型升级迈上新台阶,可持续发展决策机制和管理体制基本建立,发展成果共享与基本公共服务供给明显改善,人居环境质量和生命健康水平不断提高,淮海经济区中心城市首位度大幅提升,可持续发展模式基本形成,奠定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坚实基础,展现国家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的现实模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