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2日,江苏省生态环境厅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江苏全域“无废城市”建设有关情况。记者会上了解到,2022年1月,江苏率先启动全域“无废城市”建设工作,9个设区市入选国家“十四五”时期“无废城市”建设名单。一年来,各地各部门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引领、因地制宜、创新驱动、齐抓共管,江苏“无废城市”建设驶入快车道。
江苏省生态环境厅总工程师王燕枫介绍,“无废城市”是在新发展理念引领下,通过推动形成绿色生产生活方式,持续推进固体废物源头减量和资源化利用,最大限度减少填埋量,将固体废物环境影响降至最低的城市发展模式。“无废城市”并不是没有固体废物产生,也不意味着固体废物能完全资源化利用,而是旨在最终实现整个城市固体废物产生量最小、资源化利用充分、处置安全的目标。
在工业绿色生产方面,结合碳达峰碳中和相关要求,2022年全省规上工业单位增加值能耗下降3.8%;推进工业“绿岛”建设,截至2022年底,已建成危险废物集中处置设施97座,总能力269.4万吨/年。在农业绿色发展方面,因地制宜推进秸秆机械化还田和离田收储利用,全省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率达95%以上;优化畜禽养殖区域布局,持续开展标准化生态健康养殖示范创建,整省推进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全省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稳定在95%以上。在践行绿色生活方面,截至2022年底,全省开展生活垃圾分类的小区约1.9万个,覆盖率约80%,生活垃圾焚烧处理能力达8.6万吨/日、厨余垃圾处理能力达1.2万吨/日;全省建成建筑垃圾年资源化利用能力100万吨以上规模的项目共24个、总能力达到3300万吨。
江苏突出区域特色,下好创新示范“先手棋”,陆续推出“无废园区”“无废集团”“无废运河”等建设。还开展了环太湖地区城乡有机废弃物处理利用示范区建设,建成了“宜兴城市污水资源概念厂”等为代表的一批示范项目,可为全省乃至全国有机废弃物协同收运及处理利用相关工作提供借鉴。
在“无废城市”建设中,江苏用足政策导向“工具箱”。江苏省固废条例修订已列入省人大常委会2023年预备项目,目前已形成草案初稿。条例修订将行之有效的制度安排和创新做法转化为行政法规,可为“无废城市”建设提供有力支撑和坚实保障。制定了《“十四五”固体废物生态环境标准规范体系建设方案》,出台了《危险废物综合利用及处置技术规范通则》等4项地方标准,初步形成“1+N”标准体系。财政资金支持方面,今年印发的《江苏省生态环境保护专项资金项目入库申报指南》,明确将“无废城市”建设项目纳入省级专项资金支持范围,各地共申请相关项目8个,总投资6亿元。绿色金融支持方面,加大“环保贷”“环保担”对“无废城市”建设项目的投入,“环保贷”已完成授信项目30个,放款金额5.8亿元;“环保担”已成功实施担保项目3个,担保融资金额12.3亿元。
此外,江苏还推进“无废细胞”建设,将提炼形成一套不同类别的“无废细胞”的标准和规范,指导十三市“无废细胞”建设,不断提高资源化综合利用水平,推进江苏全域“无废城市”建设走在全国前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