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020180517505687875841.jpg
疾速而行 港城新能源产业“风光”无限
2023-08-29 10:11:00  来源:连网  
1
听新闻

夏末的燕尾港,蓝天白云下,一台台风电发电机如海岸线守望者,擎天而立,迎风转动;热闹的厂房顶上,一排排光伏板像蓝色的海洋,波光粼粼,“追光逐日”。

在“风光”无限的场景下,连云港新能源产业源源不断提供优质产品,将绿色能源送入千家万户、厂矿企业,释放出发展的澎湃动力。

当前,连云港新能源产业正在积极地布局新赛道,努力挖掘产业潜力,带动全产业链高质量发展。

链式招商

集聚优势“强”产业

国内最大的风电叶片生产基地、国内EVA最大的生产基地、国内光伏石英坩埚原材料重要的生产基地……这样的实力地位,让人们对连云港深耕新能源产业领域信心十足。

2008年,伴随着新科技革命的快速发展,风电、光伏产业迎来了发展契机,中央省市等各级部门积极出台新能源产业发展政策,鼓励地方快速发展新能源产业。2011年,笔者对各县区主导产业进行调查时发现,全市仅有一个县区(功能板块)没有新能源产业企业,其余县区(功能板块)均有相关企业。赣榆、连云、东海、开发区更是其中的佼佼者。

回顾连云港新能源产业发展历程,可以发现,正是基于对自身自然禀赋优势的正确判断,连云港新能源产业才能快速开花结果。

开发区风电产业的形成,正是因为其拥有国内玻璃钢管道产业,这为市开发区风电产业崛起储备了一批核心技术和产业项目。

来到中复连众车间,我们才知道巨大的风电叶片最初是由玻璃纤维一层层“裹”在叶片模具上生产出来的。1989年,连云港成立连云港市玻纤玻钢总厂,并在当年下线了第一根“连众”牌玻璃钢管道。1995年,从国外引进大型现场立式缠绕技术和设备,生产的大型玻璃钢容器填补国内空白,并成为国内最早为核电站建设提供大口径玻璃钢管道的供应商之一。2005年,加入中国建材集团的中复连众从国外引进了兆瓦级风机叶片技术和设备。2006年4月,国内首支37.5米、1.5MW的风机叶片下线,填补了国内兆瓦级风机叶片的空白。目前,该企业已经完成1.25-6.0MW 14个系列近100个型号产品的开发。

从第一支风电叶片开始,市开发区逐步成为连云港风电产业的重要聚集地,形成了从叶片、塔筒到主机等全产业链。市委党校教育长卢山坦言:“如果没有一定的产业基础,连云港风电领域招商引资的难度还是非常大的。正是因为有风电基础,才能促进后续的塔筒、主机等产业在这里落地。”

相对而言,新能源产业的产业链长度更长,其背后有一批重要的链上产业。例如光伏产业就需要上游的硅片等产业。硅片生产离不开石英坩埚。石英坩埚是通过高纯石英砂打制的,在高纯石英砂上具有优势的连云港自然也集聚了光伏产业企业。2008年后,连云、东海、赣榆、开发区都有相关企业,促进形成了当时新能源招商引资高峰。

可以说,今天连云港在新能源产业领域特别是“风光”产业领域的优势,都是基于连云港自然禀赋和产业优势形成的,这为后期形成新能源产业链奠定了基础。

转型升级

破茧蝶变迎新机

在赣榆区的连云港神舟新能源,自动化设备正在改变原有的生产模式。“过去,神舟新能源的年生产能力在500兆瓦,现在企业年生产能力已经达到2000兆瓦,企业运营成本下降了60%以上,良品率从97%上升到99.7%。”连云港神舟新能源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

当前,赣榆经济开发区已经形成了具有特色的光伏产业链。往前追溯,赣榆从2006年就开始涉足新能源产业,最早集聚地主要在金山镇,主要产品是太阳能硅片切割液等。此后,赣榆对传统的光伏产业进行转型升级,引入了包括神舟新能源在内的多个产业链企业,为其在十多年后抢抓新能源发展风口占据优势。

当然,新能源产业发展也不是一帆风顺的。2008年,全国各地开始布局新能源产业。在下游产业集中在苏南等地的同时,一些上游产业在连云港等苏北城市布局。当时,国内新能源产业面临研发和市场两头在外的状态,多轮的“双反”挫伤了行业发展势头。连云港新能源产业也进入调整期,一批光伏上游企业因为缺乏市场竞争力只能选择停产或关门。

与此同时,随着国家对于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视,一批低端的、污染大的上游企业退出市场;一批产品优质、环保设施齐全、市场竞争力大的企业迅速抢占市场份额,不断壮大,为随后抢抓发展风口储备了产业工人、设备和科技成果。

市工信局三级调研员赵永生表示,没有永远朝阳的产业,但是有百年的企业。在转型升级中不断发展的连云港新能源产业,在竞争中刮骨疗伤,在竞争中积聚力量,逐步成长起来,为迎接当下“双碳”的风口奠定了基础。

如今,连云港已经形成以核电、风电、光伏发电、生物质发电和光伏光热、风电装备制造为主的新能源产业。其中,核电、风电装备、光伏光热设备制造业具有较强优势,发展前景广阔。

创新驱动

开辟发展“新赛道”

车间内,一台台机械臂高速运转,63公斤重的硅方通过机械臂自动粘胶,被传送带输送到线切车间,通过金刚线切割和清洗,一张张硅片按照质量等级被有序分类。这是在东海晶海洋公司看到的一幕。

近年来,为了积极对接新能源产业发展机遇,连云港加快了新能源企业技改的速度。当前,在连云港新能源产业中,智能化车间成批涌现,一批基于工业互联网的工厂正在加速推进新能源产业的效率,并不断更新产品。

在市开发区中复连众旋筒风帆生产线上,玻璃纤维织就的大型散货船用旋筒风帆正在生产。“我们依托的是长期在复合材料领域的技术优势。”中复连众党委书记、总经理南洋介绍,他们采用了集束式干湿层合缠绕成型技术,实现了复杂受力的大型高精度旋筒风帆的高效制备,目前在手的订单已经超过200多套。

与此同时,连云港一批石化企业推出的新能源上游产品,也进一步推动连云港新能源产业开辟发展新赛道。6月18日,丙烯酸生产商卫星化学公告宣布其拟在徐圩新区投资新建阿尔法烯烃(α-烯烃)综合利用高端新材料产业园项目,总投资约257亿元。α-烯烃是一种重要的有机化工原料和中间体,是生产茂金属聚乙烯(mPE)、聚乙烯弹性体(POE)等高端聚烯烃的关键原料,终端下游包括光伏、汽车、电子等领域。

传统的新能源企业也在积极拓展新领域。作为传统的光热企业,日出东方正在着力布局“绿色的热、绿色的电”新市场,其不仅在光热领域横扫国内重点工程,而且还在光电领域,积极拓展屋顶光伏市场。目前,日出东方在太阳能光热的基础上,积极拓展了空气能热泵、储能电池和光储系统集成等方面的业务,从传统的热能企业向大型综合性能源企业迈进。

从无到有,蓄势壮大,连云港新能源产业集群正加速成形,疾速而行。(周莹 连发 连工信)

标签:连云港;新能源
责编:颜霏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