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双碳”目标的引领下,2021年以来全国各地掀起了开建零碳产业园的热潮。但是零碳产业园到底该如何建,又该如何运营,一直是业内外积极探索和持续讨论的话题。
2021年5月19日,江苏首个零碳产业园在无锡太湖湾揭牌。2022年11月16日,无锡零碳产业园核心区最具代表性的项目——朗新科技产业园·CPU空间(下称“朗新科技产业园”)正式开园。当前,朗新科技产业园刚刚运营满一年,基本形成了以数字技术为重要手段,产业链上下游协同践行绿色低碳生产的园区生态系统。
这座零碳产业园什么样?如何运营?近日,记者走进这座绿色满满、科技感满满、活力满满的零碳产业园。
绿色屋顶:装了13000平方米光伏板
在无锡净慧东路上,坐落着一座五层高,颇具中式院落布局风格的主体建筑。即便是远远望去,也会很明显地发现,其屋顶和外墙与一般建筑有明显区别。这是朗新科技产业园一期大楼,目前用于朗新科技集团科研办公和培训孵化。
走在这片占地约100亩、总建筑面积约18万平方米的园区里,两件事情印象极深:年轻——在园区工作的年轻人特别多,朝气蓬勃,以朗新科技为首的一众产业链上下游创新型企业的入驻,带动了年轻人在这里的集聚;充满科技感——路边一排造型现代的储能设备和充电桩、在园区“自动行走”的相关智能设备,都展示了这座园区的“智慧”。
从高处俯瞰一期大楼,“回”字形的屋顶和玻璃幕墙,在阳光下“闪闪发光”。整个屋顶及挑檐处共铺设了13000平方米光伏板,可实现年发电量120万千瓦时。与之配套的是,整个园区布置了能储存1000千瓦时电的储能设施和82个新能源充电桩。
据介绍,在低碳理念的指导下,园区外墙、窗户、屋顶等外围护结构的热工性能较国标规定提高约10%,大面积玻璃幕墙可最大化利用自然光源,空中花园降低屋顶与室外的能量交换,可减少能源损耗。整个园区一年光伏发电减碳约743.84吨,充电桩减碳约14.55吨,能效管理减碳约353.57吨,园区碳中和贡献率共计可达到49.08%。
在这样硬核硬件的支持下,每天“太阳”经过“屋顶”,部分输送到园区各运转处,部分到达新能源汽车,部分存储在存储设备中……整个园区,一切显得那样繁忙,一切又显得那样有序。
值得一提的是,今天的朗新科技产业园已经真正地被“用”起来。一方面入驻企业在这里实现了降本增效,朗新科技的总部和下属公司搬入后,根据不完全测算,一年可节约15%的成本。另一方面,作为利用率较高的充电桩,目前均实现了对外开放。记者在园区遇到两位正在给车充电的车主均是附近的居民,谈及为什么选择到园区充电时,他们的回答都是“这里环境好、设备能力强、充电体验好”。
能碳大脑:自主研发的能碳管理平台
在采访调研中,记者了解到,当前零碳产业园的建设,最难的不是绿电生产,而是如何控制存储、如何合理消纳。
“这就需要‘大脑’的分析、调度、运行、指挥,这也是我们园区为什么也叫‘CPU空间’——通过自主研发的能碳管理大脑,形成从绿电生产到存储、再到消纳的柔性互联,以及光储充用和V2G反向充电的能量流动完整闭环,最终形成高效、安全、可靠的清洁能源循环利用。”朗新科技副总裁、新耀能源总经理周世江说。
朗新科技产业园的“能碳大脑”位于一期主体建筑的二楼。在一排排硕大的屏幕背后是精密的计算、大数据的收集和分析、准确的判断与指令。
在一个半圆弧形曲面屏幕上,“能碳大脑”可以实时看到整个园区绿电生产消纳情况、源荷储微网运行情况、削峰填谷动态平衡情况、碳总量碳减排情况,以及碳资产、碳普惠和能碳双控的情况,这些数据反馈汇集到后台,AI大数据可分析预测出每天不同时段的用能需求和降碳过程,并提供策略和建议,以便达到更好的能碳数字化管理效果和效益。
据了解,朗新科技产业园的零碳理念,不仅仅是构建了园区自身的微电网系统,未来还可以基于需求侧响应,作为一个调度节点,实现与城市、园区周边的电力动态削峰填谷,参与到城市的虚拟电厂业务和场景中。
按照测算,通过虚拟电厂的高效运营和绿电交易,可实现园区每年有效减碳1172.6吨。换句话说,光伏发电的自我消纳、储能的灵活调度,以及充电的智能运营,真正实现了有效生产有效使用的良性生态循环。
产业链招引:打造“双碳”产业绿色技术高地
零碳产业园的建设只是开始,运营才是目标。
经过一年的运营,朗新科技产业园也有了一些经验和思考。“一方面,我们是链主企业,希望能够带动上下游企业都聚集在这个园区,真正实现绿色低碳的新型工业化生产格局;另一方面,我们认为园区的发展说到底是人的发展,所以要让员工、让个体参与进来,真正把绿色低碳和碳普惠实践融入到工作、生活中。”周世江说。
目前,在朗新科技的示范下,集团旗下企业几乎全部入驻到该园区。不仅如此,部分与朗新主营业务有关联度的企业也开始计划入驻园区。其中,为朗新科技集团常年服务的律师事务所等部分第三方公司,也已正式入驻该园区。
“首先,入驻的企业肯定在理念上认同绿色低碳。从长远看,绿色低碳更有利于企业的发展;其次,我们并没有把园区简单作为一个招商载体,而是更想做产业上下游的协同和孵化;第三,硬件和软件都搭好了,相信这样的园区一定能在新兴产业的研发和发展上有所突破。”朗新科技产业园高级项目总监汪加伟说。
企业来了,人来了,园区才算真正被“激活”。
为了鼓励入驻企业和员工习惯绿色低碳生活和工作,园区还设置了一些有意思的“奖励”,比如在低谷期给电车充电、每天步数达到一定数量、爬楼梯回办公室等就能得到“碳币”,员工用“碳币”可以在园区食堂、咖啡馆等场景中消费使用。
目前零碳产业园运营中,最怕的是硬件都很好、软件跟不上、企业不愿来。据了解,无锡零碳产业园揭牌以来,以朗新科技产业园为代表,始终树立的理念是:重点打造以头部企业为重点的“双碳”产业绿色技术高地,集聚一批拥有较好行业前景的科技企业以及细分行业龙头企业。
据悉,朗新科技产业园二期已于前不久封顶,预计2024年正式投入使用,将进一步提升整个园区的减碳能力。此外,今年9月份,在无锡、青海海东两地的推动下,朗新科技产业园的零碳模式复制到了青海。
长期致力于“双碳”研究的中国人民大学环境学院教授蓝虹认为,链主企业模式,可能是零碳产业园建设与运营的一个重要方向,有了链主企业带动,才能够以零碳为目标,以技术研发、成果转化、行业应用为主线,走出一条绿色低碳新型工业化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