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物联网和未来通信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已成为促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和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关键支撑。近日,由中国电子学会、中国通信学会主办的2023中国物联网大会暨2023年全国通信理论与技术学术会议在无锡举办,多个崭新的应用成果惊艳亮相,众多业内大咖观点交锋,探讨发展趋势。
从我国首个5G商用牌照的发放,到物联网应用深入千家万户,近年来,物联网这个既新鲜又“老生常谈”的词语,正在开启一个崭新的“网联世界”。
物联网成果应用“多点开花”,助力长三角一体化
在2023中国物联网大会上,我国物联网十大科技进展成果现场发布。其中,低空智联网理论技术创新及长江南京段示范应用是我省唯一一个获奖成果。
“长江看上去风平浪静,但因为气象条件和电磁环境复杂,过去,无人机在长江上空飞行,很容易飞着飞着就不见了。”南京市航协会长刘杰告诉记者,运用低空智联网技术后,无人机不仅不会丢失,还实现了无人机高精定位的远程异地起降、远程飞控和实时高清图传。
如今,长江南京段已经建成了全国首个5G低空智联网,并叠加光通信、卫星、大数据、云计算、AI等技术构建陆海空天一体化网络和平台体系,“低空智联网理论技术创新及长江南京段示范应用”首创完成了全国首个98公里300米以下空域的3.5GHz频段5G低空智联网全覆盖,解决了低空空域监管难、飞行作业难、网络覆盖难等行业痛点。
随着这一科技成果的落地开花,南京海事局开发了无人机巡航管理平台开展船舶重点行为智能识别研究,让长江南京段的水上监管效率、执法能力、应急处置能力大幅提升。而能拍摄到最近火上热搜的“野猪12分钟横渡长江”视频,也离不开这一技术的支持。
“目前,低空智联网理论技术创新及长江南京段示范应用是世界上唯一一个投入使用的低空物联网技术。为长江大保护、长江的监管和水上救援提供了有力的空基支持,用科技助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刘杰表示,未来,随着低空智联网全覆盖,即使在没有地面基站的无人区,当无人机载着无人基站升空后,5公里内都可以辐射到。这一技术将运用于无固定基站地区和更多的大江大河、我国近海低空领域。同时,随着我国《无人驾驶航空器飞行管理暂行条例》下个月开始实施,低空智联网将拥有更多应用场景和良好的发展前景,促进我国在低空领域的发展。
11月30日,江苏省连云港市赣榆区前集村的一组分布式光伏电站成功按照江苏省级配电云主站下发的指令,将出力由203千瓦逐渐下降至152千瓦。这标志着国内首套分布式光伏物联网安全调控系统投运。这项由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信息通信分公司数字电网中心开发设计的电力物联与工控融合技术及创新应用荣获了我国物联网十大科技进展提名奖。
随着分布式光伏、风电、电动汽车、储能等新兴元素不断接入电网,参与电力传输与分配的终端设备数量海量增长,采用传统工控体系会增加大量投资成本,灵活性不足。而当下专门承载海量设备接入的物联网技术也难以直接应用到电网控制中,因此对工控体系和物联技术进行有机融合是解决该难题的有效方案。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信息通信分公司数字电网中心工作人员肖茂然告诉记者,应用了物联工控化技术后,可以在用电高峰期放开光伏发电使得绿电充分消纳,在用电低谷期主动调节光伏出力,在不影响安全性的前提下尽可能送绿电上网。后续还会继续试点应用多台区群调群控技术方案,引导周边区域共同消纳绿电,让更多新能源“有产出”“消化掉”。
从“被动服务”到“主动服务”,智慧生活触手可及
随着经济社会加快向数字化智能化转型升级,在生产生活各个领域,物联网应用赋能已随处可见,万物互联的场景也越发清晰。物联网正加速融入人们的日常生活,让“智慧生活”由未来式加速变成“现在进行时”。
“2023年,我国视力障碍人数达到了1731万人。其中89%的视力障碍人群仍使用传统导盲杖,很少能够接触到智能化辅助视力产品,所以我们希望用科技之光让更多人感受光明。”南京邮电大学物联网学院学生贾海浪和团队成员推出了这款“熠瞳”视障人士辅助系统,一举夺得了“3S杯”全国物联网大赛一等奖。一件简单的背心,却内有乾坤,其中装载了主控芯片、深度相机和变频震动马达,叠加柔性显示技术,能够识别障碍物、定位测距、室外定位导航,并根据现场情况多频振动,可以“看得见”红绿灯,感知道路情况,“看到”家门口的门牌号,做到亲友识别和语音交互。
人工智能大模型的热潮正向垂直细分领域吹动。“我们的‘家居大脑’可以智能连接、智能感知、自然交互和自主决策!”在大会现场,美的集团首席AI官唐剑带来了一款新的智能家居产品。在他看来,当前智能家电处于被动服务阶段,未来将会继续演进到主动感知用户状态。“或许一台综合型家庭服务机器人成为我们的24小时保姆,像管家一样提供各类家居服务。”
“一束光,也能成为载体,进行信息无线传输。”东南大学移动通信全国重点实验室教授张在琛介绍了未来光移动通信技术可能的应用场景——将光移动通信发射端设置在道路两侧,公路上的汽车可以享受超高速的无线通信服务;光移动通信连接无人机、无人车、机器人等无人设备,实时控制和信息传输;光移动通信链路替代VR设备上的线缆,在保证高速数据传输的同时,让用户在使用VR设备时可以自由移动,不受束缚……“不仅如此,光移动通信也可应用在太空,实现卫星之间或卫星与其他飞行器之间的高速数据传输,或应用在水下,实现海洋中水下传感器之间的无线信息交互。”张在琛表示。
“人机物网”深度融合,物联网如何可持续发展
近年来,我国在物联网基础建设、产业应用、创新发展等方面都走在世界前列,物联网技术普遍应用于工业制造、农业生产和交通等领域。在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加持下,物联网如何可持续发展引发关注。
“人机物网”的深度融合,网络智能服务正成为主流。“未来有哪些新应用场景和业务很难设想,需要什么样的承载网络更难以预期,但已形成一些基本共识。”中国工程院院士邬江兴表示,大算力突破了算法的瓶颈,大模型加快了技术革命,物联网发展进入加速期,工业物联网应用需要高可靠、低时延的网络支持。计算、存储、通信一体化的智能服务,软硬件技术的进步使得多样化网络体制共生共存、演进变革、兼容并蓄成为可能。
如果说万物互联需要一个更强大的加速器,实现6G下的可持续发展,那么必然是人工智能。中国工程院院士邬贺铨以扫地机器人举例,随着家具位置的调整,它们原先并不能了解家里的布局,但是一旦“学会”语言对话,声控可以让它们的工作更加高效。推广到运用场景更丰富的工业物联网,人工智能应用能够帮助人类更好地赋能物联网数据的挖掘和分析,并通过物联网采集数据。如此一来,在数字孪生、工业设计、药物仿真、电网建模等方面,物联网将有更长足的发展和应用。
物联网产业发展迅速,亿万台设备规模入网,这也意味着物联网安全形势日益严峻。如何构筑物联网安全屏障、化解物联网安全威胁和风险,成为全社会共同关注的重要话题。“网络安全”在此次大会中成为高频词。南京邮电大学高质量发展评价研究院院长刘陈表示,当前激烈的地缘政治与科技革命叠加交汇,加剧了我国科技安全风险系数,恶意网络攻击、窃密与科技封锁等科技安全事件呈现出外部风险与内部风险、传统风险与新兴风险叠加的严峻态势。亟需利用网络空间安全等科技手段加强风险监测预警体系构建,以有效赋能科技安全,切实预防我国科技安全领域的系统性风险,推进国家科技安全治理能力和治理体系现代化。
“人工智能在赋能人类社会加快发展的同时,正逐渐衍生出可危及国家安全和人类安全的重大风险。”中国工程院院士沈昌祥表示,夯实网络安全基础,必须坚持创新驱动发展,统筹资源和力量,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用相结合,协同攻关,以点带面,整体推进,尽快在核心技术上取得突破,重视软件安全,加快安全可信产品推广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