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是城市韧性的关键内核。在具体实践路径中,城市安全治理需要顶层设计的制度支撑,更需要工具性的抓手。而数字信息技术作为当前高科技的重要组成,是城市智慧治理的新引擎,更是助力构建城市安全韧性的好帮手。
南京作为江苏省会城市和特大型城市,是一个复杂的城市系统,在发展的过程中也面临各种风险挑战。围绕统筹发展和安全的治理原则以及以人为本的治理宗旨,近年来,特别是在生产安全事故起数、死亡人数这“双维指标”上,南京连年实现“双下降”,城市韧性水平不断提升。
以人民安全为宗旨,积极探索“互联网+应急管理”的城市安全智治模式
城市安全是新时代国家安全治理现代化的重要衡量标尺。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人民安全已成为城市安全发展、国家安全发展的价值起点。南京市坚持以人民安全为宗旨,从“防风险—响应急—智能调度—综合保障”全链条着手,积极探索“互联网+应急管理”模式。在具体做法上,打造了“181”信息化综合管理系统(一平台八系统一终端),集风险感知、预警预测、监管执法、应急调度等于一体。其中,“强化重点领域监管网络赋能”做法被国务院督导组列入“典型做法清单”。针对人民安全的切实需求,南京市实施了自然灾害民生保险的常住人口全覆盖。同时,城市安全也需要依靠人民,大力引导市民作为城市安全治理的“吹哨人”,激发社会层面多元主体参与发现风险、及时治理。
以“大安全”为目标,加快推动“一网统管、智能化联动处置”的智治路径
近年来,总体国家安全观的内涵不断丰富和发展,城市安全治理转向以公共安全为目标引导和结果实现的广义应急管理,是一个“大安全”的框架目标。南京是“双万”(万亿GDP、实际服务人口过千万)城市,人口持续聚集,治理难度升级,城市安全的内容涵盖多维,治理任务千头万绪。南京市提出“一网统管”工作三年行动计划,以“大安全”为目标,打造整体性政府,构建全域治理网络。由数据构成的大网作为“城市之眼”铺开,感知城市的运行。这包括有近20万路视频线路、无数传感器。所有数据经算力中心进行计算分析,通过人工智能等技术,结合专业力量,分析研判城市运行中的潜在风险和重大民生诉求。做到一网整合数据、一体应急联动、一线解决问题。同时,根据市情需求,开发多变量耦合模型应用场景,以“大安全大应急”为框架,打造“齐抓共管”智能化联动处置的治理路径。
以“城市韧性”为导向,持续升级城市体征监测数字项目的智治格局
面对系统性和复合型灾害风险的挑战,增强城市韧性已成为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南京在源头上对城市用地空间进行科学布局;在具体风险场景上,针对地震、火灾、洪涝、疫病、生产线系统事故及公共场所事故等风险,进行各类专项规划,提升城市应急救灾水平。尤其是在部分具有较高风险的生产行业,例如危化品等重点行业进行机械化减人、自动化换人,持续强化安全科技创新和应用。城市智慧消防、智慧应急、智慧排水等安全治理数字化项目的实施,则更好满足各类场景下城市体征监测预警及应急指挥调度需求。城市体征监测将突出新技术应用,持续迭代升级,形成城市安全智治新格局。
在安全形势总体平稳的格局下,南京市作为首批国家安全示范创建城市、首批编制城市综合防灾减灾专项规划的城市以及首批国家城市安全风险综合监测预警平台建设试点城市,将持续对城市安全数字治理进行探索,用高科技赋能城市治理,践行“科技兴安”,持续构建南京市城市安全韧性新格局,切实惠及市民群众,让生活更加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