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云港徐圩港区,正在进行30万吨级航道二期工程作业的挖泥船“长鲸7”轮。
巨轮破浪,激荡起阵阵波澜。汽笛声响,往来船舶给江苏沿海港口带来勃勃生机,临港产业随之欣欣向荣,当前我省沿海地区初步形成以石化和精细化工、新能源、新材料等为主的特色产业体系,成为长三角地区先进制造业布局的重要板块。
面向大海,展望未来,《江苏沿海地区发展规划(2021—2025年)》提出,到2025年,江苏沿海地区综合实力提升,经济和人口集聚能力进一步增强,地区生产总值占全省比重力争达20%左右。产业创新能力大幅提升,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比重达到42.5%。
2月16日—18日,记者分别到连云港、盐城、南通实地探访,港口运输繁忙,临港产业园区建设生产热火朝天,为进一步集聚产业,一批重大工程快马加鞭推进,沿海纵贯南北,铺展出绚丽多彩的雄浑画卷。
港口运输繁忙
“朋友圈”扩大
2月17日上午9点,连云港新东方国际货柜码头,货车往来,吊机正在向“天祥62”货船上装载集装箱。
“去年连云港港口完成货物吞吐量2.77亿吨,同比增长9.62%。其中外贸吞吐量完成13853.66万吨,同比增长4.05%。”连云港港口控股集团副总裁王新文介绍,1月份连云港港口一鼓作气完成货物吞吐量1830万吨,同比增长5%,刷新了单月吞吐纪录。
“目前滚装远洋航线达到16条,品牌优势持续放大,吸引了车企从连云港出口大量车辆。”连云港港东方港务分公司副总经理彭桥表示,近三年来,连云港港滚装出口量实现持续高速增长,迅速成为机械设备和车辆出口的第三大口岸。
随后,记者来到连云港中哈物流基地,这里同样呈现出繁忙景象。连云港中哈国际物流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孔祥伟指着一列正在装货的班列介绍:“即将发车开往中亚方向,上面的货品以输送机、汽车配件、建材类和义乌玩具为主。”
港口“朋友圈”还在不断扩大。连云港港口控股集团港航发展部副总经理邓明华说,该港通过船港牵线搭桥,助力徐工近千台机械产品出口,走出“抱团出海”的新路子;通过与江淮汽车、中铁特货公司三方联手,共同开辟了合肥经铁路运输到连云港,再由海路出口的特货海铁联运新模式。
“依托港口,以中哈基地为中心,与相关企业协作,通过做优‘车船直取、保税+出口’自贸区项目,持续吸引日本、韩国以及东南亚等地区货源在连云港集聚。”孔祥伟说,现在每天都有始发班列鸣笛西去,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送去电子产品、机械配件、日常生活用品、汽车、化工品等丰富的货物。1月份,连云港班列开行64列,同比增长99.47%。进一步促进陆海联运内外联动、东西双向开放格局形成。
2月17日上午,盐城滨海港区通用码头一号泊位,停泊着长157.78米的巴拿马籍船舶“河马精神”。
“上面是从印度尼西亚运来的16600吨镍铁,正卸货转运到江苏德龙镍业有限公司。”江苏盐城港滨海港开发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杨斌介绍,滨海港深水贴岸,是江苏沿海建设10万—15万吨级以上航道码头距岸最近点。港区海域海床平稳,锚地广阔,直通大海。年有效作业时间在330天以上,一年四季,大型货轮进出不息。
“呜——”汽笛声响,一艘万吨巨轮启航。记者来到不久前刚开港运营的通州湾新出海口吕四起步港区。“已启用的两座10万吨级通用泊位,去年年底运营以来,货量充足,一批‘南通制造’出口到国外。实现了‘开港即繁忙’的目标。另外两座10万吨级集装箱码头也将投入运营。”南通通远港口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徐达山说。
临港产业崛起
新项目蓄势待发
与沿海港口运输繁忙相对应,临港地区云集的产业欣欣向荣,在建项目蓄势待发。
连云港徐圩港区位于国家东中西区域合作示范区东南处,是带动江苏沿海及内陆腹地开发开放的重要支撑。眼下,徐圩港区规划蓝图逐渐成为现实。连云港石化产业基地作为国家七大石化基地之一,吸引多家大型企业投资入驻。
2020年8月,记者到徐圩港区时,随处可见作业车,当时陪同采访的连云港徐圩港口投资集团总经理邵传庆指着盛虹炼化、卫星石化等企业生产区兴奋地说,以港兴产,以产兴城,收获季就要到了。
时隔一年多,一些项目已建成投产,一些项目建设施工忙碌依旧。
“我每周到徐圩,都能看到新变化。”连云港市港航中心副主任聂琴说,江苏首个30万吨级原油泊位——盛虹炼化一体化配套30万吨级原油泊位已建成投用,后续项目正有序推进。徐圩港区产业港将持续聚焦产业需求,推动经济发展。
江苏洋井石化集团是连云港石化产业基地建设和运营管理的重要载体平台。“以建成万亿级园区为目标,我们正发挥平台载体作用,推动国家级石化产业基地迈上新能级、实现新突破。”该集团有关负责人表示,已助推石化基地46个重点项目高速建设,为盛虹炼化、卫星石化、圣奥化学、精细化工区等重大产业提供了产业配套项目。
通州湾新出海口港口规划面积87平方公里,包括通州湾作业区、洋口作业区、吕四作业区、海门作业区、三夹沙作业区,后方陆域包括临港工业区。
位于吕四港经济开发区的省级重大项目——广汇能源,4座储存量达42万立方米的LNG储罐,成为省内乃至长三角地区重要的能源基地。启东广汇能源党支部副书记龚利华介绍,公司借助吕四港优越的港口条件和交通区位,2021年销售LNG180万吨,销售收入超130亿元。“待新泊位和储罐全部建成,将达到1000万吨的年销售能力。”
据介绍,随着吕四起步港区的建设,东方雨虹、广钢气体、卫华港机等一批重大项目抢先落户吕四港、布局长三角。一栋栋厂房拔地而起,千亿级临港产业基地的雏形呼之欲出。
中天绿色精品钢项目位于海门港新区,项目总投资约1000亿元,规划钢铁产能2000万吨,项目一期规划约800万吨,主要生产精品线棒材,同步建设循环经济、钢材深加工、装配式钢结构等相关产业。“2022年,生产销售会达到500亿元。”中天绿色精品钢项目副总指挥耿冬雷表示,二期项目正在规划。
随着中天绿色精品钢项目的顺利投产,中天钢铁、华峰超纤、金光造纸、桐昆聚酯等百亿级重特大产业项目已落户大通州湾。
洋口港开发区将打造国家级LNG接卸基地、储备基地、供应基地、销售中心。目前,洋口港已投产LNG项目为中石油LNG接收站项目,2021年该接收站接卸LNG718.3万吨,位居全国已投产LNG接收站之首,实现税收超10亿元。“十四五”时期将建成江苏天然气市场中心,打造LNG产业集群。
壮大特色产业
提升能级匹配产能
围绕发展壮大特色产业,《江苏沿海地区发展规划(2021—2025年)》提出,要建设具有世界竞争力的石化产业基地,推进徐圩和盐城滨海、大丰化工园区联动发展。在南通通州湾、盐城滨海港工业园区等建设绿色精品钢产业基地。发展绿色智能船舶和高端船用装备产业链,提升LNG船、大型邮轮等研发生产能力。
“从当前产业结构特征来看,符合规划定位。同时,与浙江、广东沿海地区主体以第三产业为主、第二产业为辅相比,江苏沿海高附加值的现代服务业发展空间仍然较大。”省社科院研究员黎峰表示,当前全省亿吨大港基本集中在沿江地区,沿海地区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还很突出。沿海高质量发展,要深化陆海统筹、江海联动、港产城融合发展。要加快大通道、大港口、大枢纽、大网络建设,让要素流通在所有渠道畅通。
在徐圩港区,记者登上正在进行30万吨级航道二期工程作业的挖泥船“长鲸7”轮。“目前虹港石化一期、二期等5个项目已建成投产,盛虹石化等17个项目正在加快建设中。”该航道建设指挥部常务副指挥蔡辉说,徐圩港区二期主体工程6月完工,届时,30万吨级的原油海轮就可以抵达徐圩港区,将助力服务保障临港产业发展,增强港口的总体服务能力,促进连云港沿海产业集聚发展。
滨海港区主港池北区通用码头三期工程项目现场,一边是已开工作业的国家电投集团协鑫滨海发电有限公司,一边是联排的挖掘机紧张施工。
据预测,2035年滨海港区总吞吐量可达到1.2亿吨,随着盐城钢铁基地、金光循环经济产业园等临港项目推进步伐加快,主港池难以满足产业园的全部运输需求。“我们正在建设北港池配套工程。”中交上海航道局项目副经理罗鹏说,“建成后,航道等级最大为20万吨级,可满足大型临港项目的原材料及产成品运输需求,承接沿江地区重大产业转移。”
在大丰港区大宗农产品仓储物流中心,记者看到一辆辆大豆运输车来回穿梭。“这是我们公司今年入库的第2船大豆了。”江苏盐城港粮食仓储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陈伟介绍,大丰港区大宗农产品仓储物流项目建成后总仓容达100万吨,将成为华东地区最大的粮食保税仓和粮食期货交割中心。
江苏大丰海港控股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袁欣说,下一步将加快开辟日本及东南亚、徐州、宿迁、南京等地集装箱班轮航线,构建“海上联结南北、内陆贯通东西、向海融入中日韩”双循环新格局。加快实施集装箱堆场等重点工作建设,全力提升码头能级,打造高质量承接长三角产业转移优选地,同时打造全国沿海农牧林产品进出口第一港。
去年底,通州湾新出海口主体港区三港池1#—3#码头开工,项目可满足沿江、沿海产业对大型码头中转的迫切需求。南通港集团建设投资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尹进军表示,到2025年,以服务长江经济带集装箱等货物中转运输和临港工业并重的新出海口初步建成,港口设施能力进一步提升、服务功能进一步健全、集疏运体系进一步完善。
三夹沙高端装备临港产业园内,长风海工、华东重机等9个项目已开工建设。“我们力争通过3—5年的开发建设,打造国际高端装备制造中心。”该产业园工作人员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