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江苏网讯 (通讯员陈益)今年以来,泰州市海陵区结合“我为群众办实事”活动,动员全区各单位(部门)、广大党员紧扣“五大聚焦”,全面推行“大数据+铁脚板+网格化”工作模式,用好“线上+线下”各类平台载体,持续筑牢基层根基、提高为民服务成效。
问需于民,让服务更精准
组织全体党员干部开展 “为民大走访”活动,深入挂钩联系村(社区)、基层群众、工作对象,开展实地走访、集体座谈、民意调查,广泛听取意见建议、了解民生需求,结合单位职能,针对实际问题,与村(社区)共同商定具体项目。依托“先锋海陵”“微海陵”等公众号,开展线上大调查,发动社区党员干部、业委会成员、网格长等群体,通过小区微信群、啄木海陵、留言箱等多种途径,围绕“最困难的群众、最突出的问题、最现实的利益”,广泛征集群众意见建议。
严把质量,让服务更高效
以在职党员回社区“五带三星”活动契机,各社区结合工作基础和群众需求,系统梳理“综合类”“便民类”“助民类”“惠民类”“乐民类”“安民类”等六类服务岗位,服务内容清单化,方便党员报到时选择。岗位设置上与党史学习教育、人气集聚计划、基层治理书记项目、党建服务品牌、文明城市创建等社区中心重点工作相结合,确保精准施力、同频共振。在“我为群众办实事”活动中,构建“党组织把关——党员群众议——巡回指导组审”三级评审体系,对各实践项目进行严格评审把关,全区59个部门单位共订立了239个“为民办实事”项目。
闭环管理,让服务更主动
将在职党员回社区开展“五带三星”的考评结果同年终考核、评先评优相结合,三星以下的党员年底个人考核不得评为优秀,让在职党员形成思想自觉,行动自觉,积极主动参与到社区志愿服务中来。紧紧围绕老旧小区改造、征收搬迁、教育医疗等与群众关系最密切、最直接、最现实的“急难愁盼”,把办实事项目公开化、透明化,对确定项目分层分级进行公示,真正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解群众之所忧,办好民生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