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020180517505687875841.jpg
江苏启东近海镇:银发生辉献余热 “闲不住”的老龚书记
2023-05-24 14:18:00  来源:中国江苏网  作者:龚远方  
1
听新闻

今年67岁的龚汉兵当过兵,当时因表现出色被批准“火线入党”。退役后,他一直在政府部门工作,积累了丰富的基层工作经验。退休后,他热心公益,发挥余热,在老干部活动、村民服务等方面都亲力亲为,被大家亲切地称为“老龚书记”。他把满腔热情都投入到了基层服务中,用实际行动践行了“退休不褪色,离岗不离党”的铮铮诺言,在党和人民群众之间架起了一座“连心桥”。

村居文化的守护者

为了帮助村民能够更好地感知乡村文化,传承红色记忆,在镇村党组织的要求和支持下,龚汉兵自告奋勇地承接下了“乡村记忆陈列室”的筹办工作。陈列室中共计200多件几十年乃至上百年前的农具、家具等老物件,每一桩每一件都来之不易,都倾注了老龚书记许多的情感与心血。里面桌椅的摆放、字画的布置以及土炕,全部按当年的原样真实再现,充满了过去的生活印记。“乡村记忆陈列室”建成后,不仅成为全镇首个“乡村记忆陈列室”,也成为了村里人闲暇时最爱光顾的地方。陈列室免费对外开放,龚汉兵老人也免费为大家讲解,帮助大家了解大圩村深厚的历史文化渊源和浓郁的民俗民风。目前,“乡村记忆陈列室”已经成为龚汉兵心里的另一个家,大圩村的红色记忆和历史民情已经浸入老人的情感中和血液里,而他还将继续守护着这里,将最真实、最接地气的沙地文化讲给更多的人听。

法律政策的宣传员

为更好地服务群众,龚汉兵在村党总支协助下,将自家小院精心改成了“红心小院”微网格驿站。走进小院,可以看到各类红色标语、活动计划等,这里也成为了网格内政策宣讲、疫情防控、纠纷调解等主阵地。为了让村民坐得下、听得进、弄得懂,龚汉兵需要经常做“功课”。《沙地文化》《明朝那些事》……很多书对老百姓来说生涩难懂,龚汉兵却如数家珍。龚汉兵说,只有自己将书里的政策理论、历史文化等弄懂学透了,才能用朴素的语言和道理讲给村民听,这样才有宣传效果。作为土生土长的近海人,这里的历史民情、政策变迁,他都了然于胸,因此很多疑难杂症在龚汉兵这里都能得到解决。为方便村民反映社情民意,他还设立了“网格连心”红色信箱,成为村民心灵沟通的新渠道。久而久之,龚汉兵的“红心小院”也成了周边百姓了解政策、协商议事、解决纠纷的首选地。

人民群众的贴心人

和村民交道打多了,龚汉兵发现困扰他们的无非是建房、上学、就医、当兵等事务,“外人看着事不大,但对村民来说,每件事都是大事。”龚汉兵说。因此有人找他帮忙时,他都一律当成是自己的事亲力亲为,慢慢地周边村民都特别信任他,街坊邻居遇到烦心事、揪心事,也都乐意找他解决。而龚汉兵也始终保持着高昂的热情回应着百姓的诉求,从不让群众遇冷。老龚书记不仅是一位替民办实事、办好事的“贴心人”,还是大圩村村党总支的得力助手。每当秸秆禁烧禁抛、农村土地确权、疫情防控处置等方面遇到棘手的事情,大圩村党总支书记龚克娜总会先来问问“老龚书记”,再棘手的事情到他那总能有圆满解决的办法。

标签:
责编:张嘉珈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