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江苏·中国江苏网讯 近年来,兴化市昭阳街道以“网格+法治”工程为切入点和落脚点,以网格为基础,以法治为保障,以服务为载体,着力提升效能,促进基层治理水平上台阶。
“梁锐、王礼萍是街道社区专职网格员,在日常走访中得知,有一户夫妻二人均患病举债看病,无经济来源,难以抚养年仅十个月大孩子。”社区书记介绍说,在第一时间他们将有关情况报告社区负责民政救助的同志,并积极参与为其申请办理临时救助。梁锐还积极主动为困难群众捐款,王礼萍为小孩准备了多套衣服和鞋子。在半天时间内,邻近的文林社区经发动已有4人为困难群众捐款900元,各类衣物7套,鞋子4双。

近年来,昭阳街道为解决辖区居民“急难愁盼”的民生实事,积极探索网格加法治模式,以职能部门、自治组织和网格化队伍建设为抓手,强化职责,发挥服务群众“多面手”的作用,践行“民有所呼,我有所应,民有所盼,我有所为”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宗旨,实现警力下沉、顾问前置、专职排解和全员动员,着力有效解决群众的烦心事、操心事、揪心事。
警力下沉,“警法共治”消除不稳定因素
加强特殊群体和行业领域管理和服务,街道政法局、昭阳司法所和属地派出所共建共治,指导并和网格员一起发挥“前哨作用”,按照网格管理区域,聚焦特定人群社区矫正和安置帮教、矛盾纠纷、安全隐患等重点内容,开展“群防群治”巡逻活动对网格内安全生产、交通、消防、用水用电、建筑设施等安全隐患,以及传销、非法集资、电信诈骗等犯罪活动开展常态化排查。定期了解网格内的情况,及时提醒并督促居民、小区物业等进行整改,有效查缺补漏,维护网格内治安秩序,消除不稳定因素。“我们对网格内的特殊群体有特殊照顾,经常到他们家中探望,掌握他们近期基本情况和生活现状,了解他们的需求,把管理教育和服务工作落到实处。”水关社区专职网格员夏蓉蓉说。

顾问前置,律师法援全方位提供指导
昭阳街道各社区党委以打造和谐“睦邻关系”为方向,昭阳司法所和社区法律顾问指导建章立制,建成76个“睦邻议事亭”或“睦邻议事点”,并将网格员会议与居民议事会有机整合,建立“睦邻议事会议制度”。及时敦促法律顾问参与法治社区建设,及时驻点打卡值班,定期开展法治宣传,提供法律咨询;参与社区重大议事决策决议5件,化解重点社会矛盾纠纷246件;组织开展人民调解员、法律明白人和专兼职网格员法律知识培训52批次。此外还及时关注、及时回复居民的网上咨询,通过“法润民生”微信群为群众提供“零成本”的法律服务。

专职排解,网格员走访调查化解矛盾纠纷
为确保“小事不出网格、大事不出社区、要事不出街道”。各社区专职网格员发挥熟悉人、地、事、物、情的有利条件,通过入户调查、定期走访、上门服务、百日攻坚大走访等方式,全面掌握网格内常住及流动人口基础信息,建立实时动态的人口、社会组织等基础信息库,实现网格内矛盾隐患清、人员类别清、社会组织清、服务资源清、管理项目清。专职网格员每天在网格内搜集社情民意,每周分析研判矛盾纠纷,每月在“睦邻议事亭”召开一次议事会,重点围绕社区治理中存在的痛点和难点问题开展议事,遇有重大事件,可在收集居民意见后随时动议发起召开议事会议,帮助解决居民诉求。

全民动员,村居委全身心投入文明城市创建
文明城市创建期间,村居委成员和网格员们一起加大动态巡查,通过和居民“聊家常”,积极引导居民文明出行,劝说电动车车主佩戴头盔,同时对车辆乱停乱放、商铺占道经营、随意闯红灯、随地吐痰、乱扔垃圾等不文明行为进行劝导,用耐心和热情传递文明,用实际行动诠释文明。网格员还参与职能部门就预防电信诈骗等开展法治教育宣传,对常见的婚姻家庭纠纷、邻里纠纷等涉及到的相关法律知识进行普法,教育引导居民群众自觉遵纪守法、依法办事、依法维权。

昭阳街道将持续实施“网格+法治”工程,积极推进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政治、法治、德治、自治、智治“五治融合”,夯实网格治理基础。按照“相对稳定、一员多责”的原则,优化整合党建、政法、民政、信访、应急等各类资源,融合社会各界力量,突出力量下沉和资源下沉,在继续发挥专职网格员作用之外,将组织动员退休干部、退役军人、城管队员、社区民警、物业、志愿者等力量担任兼职网格信息员,全面激活“资源在网格整合、工作在网格落实、服务在网格开展、民情在网格汇聚、治理在网格彰显”的集成效应。(王加干 陆锦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