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江苏·中国江苏网讯 姜堰区溱潼镇苏庄村依托社区名师工作室,创新运用“三传三帮三带”工作方法,实施以“专业化培训、精准化帮带、责任化训练、激励化自学、督导化帮扶”五位一体人才培养模式,“传”出经验、“帮”出成长、“带”出风采,致力锻造一支本领过硬、担得起重任的社区工作者队伍。
传思想、传技能、传经验。坚持把提高政策理论水平和党性修养作为开展传帮带活动的首要任务,通过专题辅导、理论对谈、思想交流等方式,切实用新思想新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实践。
突出业务水平和工作技能这个重点,重点加强基层治理、矛盾化解、产业发展、品牌打造等方面知识和工作经验的传授,手把手教方法,面对面传经验,点对点解难题,帮助帮带对象熟悉掌握工作岗位所须的专业技能、工作流程和方法技巧,不断丰富知识储备、提高业务能力。
围绕基层党建实务、社会治理体制机制、社区工作者能力提升等实操性强的内容,专题设置互动教学模块,结合理论讲座、现场教学、研讨交流等多种学习方式,通过“现身说法”,专门就新形势下如何察实情、解民忧、聚民心、做实群众工作进行经验分享,相互学习、取长补短,相互借鉴、共同提高。
帮工作、帮解惑、帮提高。围绕新时代基层治理新要求,实施“头雁领航、雏雁竞飞、雁阵齐飞”培育工程,制定责任清单、帮扶清单、工作清单,在基层治理、集体增收、社区服务等重点工作中扶上马、送一程,在工作实践中进一步锤炼社区工作者的能力素养。
打造名师与社区工作者之间的“直通车”,设立每月固定交流日,建立“心连心”微信群,定期或不定期的与帮扶对象沟通交流,协助解决社区工作者在工作、学习、生活、思想中的各种实际问题,掌握社区工作者成长情况,全面助力社区工作者职业发展。
制定阶段性培养目标和个性化帮扶措施,注重交任务、压担子,有计划、有针对性地安排帮带对象到基层一线调查研究,鼓励帮带对象参加各类群众性、公益性实践活动,在实践中砥砺品质、增长才干,促使帮带对象尽快进入角色,逐渐担当重任。
带好头、带队伍、带出徒。坚持以身作则、率先垂范,持续做好“飞针走线绣芳华”、“苏”忧解难“庄”风和谐等社区服务品牌,带动一群人、解决民生事、照亮干群心的效果,社区品牌分别获市、区十佳社区品牌项目,积极参加2022年、2023年区村干部能力大比武活动,分别获二、三等奖。
制定传帮带考核制度,实行社区工作者 “激励指数”积分管理办法,根据品牌打造、社区服务、基层治理、能力提升等参与情况,给予分值不等的积分奖励,通过激励奖励让社区工作者大有作为。
举办“名师高徒打擂台”比赛,通过比一比、赛一赛,取长补短、相互促进、相互提高,进一步提升自身综合能力。通过系列培养计划的实施,社区工作者在创新思维中打造了“锐脑”、在实干为民中练就了“铁臂”,在基层治理中修出了“慧眼”,名师出高徒、强将无弱兵。徐小燕2022年被评为泰州市“百佳法律明白人”,打造的“小燕子微家”2022年获泰州市示范妇女微家,卫薇2023年9月获得泰州市委组织部、泰州市民政局“泰州市金牌社工”荣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