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成连片,旱涝保收的高标准农田,是国家“饭碗”,也是村民增收的“聚宝盆”。近年来,南阳镇不断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累计已建成8.8万亩,占总耕地面积的80.7%,总投资约2.2亿元。南阳镇坚持建管并重,增产增收,让高标准农田建设实现量质“双提升”。
高标准农田的建设让巴掌田变成了整片田,沟渠相连,方便取水,泄洪排涝。各类农机能轻松下田,种粮轻省,村民种地的积极性也越来越高。但是,要确保高标准农田的稳产增产,建后管护必不可少。健全多方参与、责任明确、协调顺畅、保障有力的高标准农田管护机制尤为重要。
镇政府推出高标准农田管护方案,进一步明确和落实高标准农田的管护责任,切实加强项目区灌溉设施、田间道路、仓库晒场等设施的管护,充分发挥工程的长期效益,为镇上农业发展奠定坚实基础。建成后的高标准农田按照“谁受益、谁管护”的原则,按照项目所属村划定建后管护范围和管护责任,明确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所属村为管护主体,由镇高标办督促管护主体对建成后的高标准农建设项目进行常态化管护。
为实现高标准农田高水平利用,镇政府通过将土地承包给种植大户,大大提高了土地流转率。已流转的土地主要种植大棚蔬菜、苗木、小麦等,增加收入。通过土地流转,收取管理费,既增加了收入,又增加了集体积累,实现了双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