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光和煦,绿意盎然。走进模范村的千亩小麦示范片内,伴随着旋翼转动声,只见一台植保无人机在技术人员的操控下缓缓飞起,在麦田的上方不停地来回穿梭喷洒着防赤霉病的农药,所到之处,麦浪随风起伏。
无人机、自走式无人农机的使用在海港大地随处可见,智慧农业已成为新农具,正助力春耕春管。一年之计在于春,实干向上正当时。2月以来,该镇认真贯彻落实全国春季田管暨春耕备耕工作视频会议精神,把春耕备耕作为春季农业生产的头版头条来抓,坚持“早”字当头,“抢”字为先,紧扣春耕备耕、大面积单产提升、防灾减灾三大工作,在克服降水多,气温低等气象条件不利的条件下,狠抓当前,采取有力措施,推动粮油生产在增产提质中持续发力,让春耕跑出“加速度”,以春耕备耕的“热辣滚烫”为今年夏粮生产夯基固本。
一是增面积。该镇围绕“稳粮、扩油、保供”的总要求,对标区政府粮食生产目标任务,及早谋划部署,抢时间,采取有力举措,确保小麦、水稻等主粮面积稳中有升,千方百计挖掘油菜扩种潜力,牢牢把握夏粮丰收的主动权。从今年3月份海门区农业农村局对全区主要粮食调度数据来看,今年小麦播种面积4.5万亩,同比增加6000亩;水稻面积2万多亩,同比增加1200亩,油菜播种面积2.15万亩,同比增加200多亩。粮油面积稳中有升,主要得益于两次整治行动。耕地整治行动。去年全镇强势推动了耕地“非粮化”“非农化”整治行动,共整治了6000多亩耕地,其中政府租地造林就退出了4700亩;是大葱控减整治行动。
去年年初全镇大葱面积达到了近万亩,严重地挤占了粮食播种面积,影响到粮食安全,为了确保粮油面积的落实,认真落实党政同责,去年4月全镇发起了大葱控减整治推进行动,行动明确了控减任务、明确控减责任、明确控减标准,采取了强有力的工作措施,推动了大葱面积减少近3000亩面积。今年我们将持续发力推动大葱控减工作,争取在6月份将全镇大葱面积压缩到3000亩以内,实现“粮葱”良性“增减”。
二是大面积提单产。为了推动主粮产量大面积提升,该镇多措并举,建设粮油竞赛方、示范方,全力推进良田、良种、良机、良法深度融合,让农业科技这个“关键变量”转化为粮食提质增产的“最大增量”。
继续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在福良、凤飞、轧西三个村再新增建设8500亩高标准农田;通过引导与推广,该镇在小麦上主推“扬麦系列”“镇麦系列”等大穗型品种,充分发挥高产抗病品种增产优势,在水稻上主推“南粳系列”优质高产品种,良种覆盖率达到100%;今年该镇主推小麦绿色高产技术、水稻侧深施肥技术、大豆玉米复合种植高产技术及水稻机插旱秧技术等高产增产技术;随着物联网、大数据与农业生产的深度融合,推动了耕种管收环节无人化、精准化和智能化作业,该镇今年加快推进由“会种田”向“慧种田”转变,智慧农业已成为该镇春耕春管的重要手段。全镇加装北斗终端的农机已超过56台,植保无人机近20台、年作业面积突破10.5万亩次。根据前期苗情调查,全镇小麦平均亩茎蘖数达到44.5万左右,苗数足,苗体长势壮,丰产基础已形成。另外该镇今年水稻将突破2万亩,达到历史最高水平,建设了10个水稻育秧中心,全部采用旱育秧技术,最大限度地推进直播稻控减工作。
三、抓好防灾减灾工作。近年来,全球气候变暖加速演进,特别是该镇地处沿海,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呈现出频发、突发、强发态势,粮食生产风险进一步加大。前期针对雨雪降温天气,及时发布灾害性天气动态,落实防灾减灾措施,跟进指导种植大户提前应对。由于处置得当,全镇小麦一二类苗达到93%,同比去年高2个百分点。后期将针对可能出现的小麦倒伏、“干热风”特别是“烂场雨”,加快制定相应的应急预案,麦收前将及时发布预警预报,提前调剂调配收获机具,同时加强机手培训和收割机的安全年检,确保把丰收的基础转为丰收到手。
守牢“粮袋子”,关键在实干,根本在科技。离小麦收割不到40天、离水稻育秧还有30天,农时不等人,眼下,种子、秧盘和肥料已备足,农机、烘干中心也已全面展开安全年检,海港大地上已按下了春耕备耕的“快进健”,包场镇将聚焦重点任务清单,压实责任,铆足干劲,让春管的油门轰起来,启动技术、服务直达田头,全力奔跑出春耕备耕的“加速度”,为全镇粮食丰产丰收打下坚实的基础。(赵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