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020180517505687875841.jpg
香港新界东南立法会一行参观考察金沙街道虹南社区基层治理工作
2024-08-02 16:44:00  来源:新江苏客户端·中国江苏网  
1
听新闻

7月29日下午,香港新界东南立法会议员林素蔚一行人在通州区委统战部副部长、区工商联党组书记曹莉萍陪同下,来到金沙街道虹南社区参观考察社区基层治理工作,金沙街道党工委书记张卫忠、副书记张益峰、统战委员管海燕参加活动。

林议员一行人参观了金沙街道虹南社区一站式服务大厅、大党委活动室、人大代表之家、援法议事工作站、退役军人服务站等阵地,社区党委书记季艳围绕社会治理“六到家”向他们详细介绍了社区基层治理的工作经验。

依托网格管家,构建服务群众的新模式

 

虹南社区位于老城区,是街道唯一村居合一社区,社区管理难度大。近年来,社区坚持党建引领,推行网格化管理,以“五位一体”惠民联动体系为核心,划分为5个综合网格, 社区始终坚持“大数据+网格化+铁脚板”的基层治理模式,以群众“十分满意”为服务目标。社区的四建宿舍楼是老旧散楼小区,小区化肥池时常发出阵阵恶臭,严重影响居民生活。社区通过网格化服务管理运行机制,最终改造维修,问题得到根本解决。

实行民调安家,提升法治建设的新观念


虹南社区充分利用辖区驻区单位多的优势,与驻区单位开展共驻共建,推进了平安法治志愿者工作站、公共法律服务站、法治学校、“援法议事”工作站、“法律明白人”辅导站、夕红工作室、等站点建设。

上半年以来已开展普法宣传活动近10场、成功调解各类矛盾纠纷42件、开展“援法议事”活动3次,法律服务惠及群众近500人次。社区广泛汲取社会各方力量,还成立了以离退休党员干部为主的“银发民调队”、依托法律事务所和社区专职调解员,及时了解掌握各类矛盾纠纷,主动调解,将问题化于萌芽、止于网格。

开展志愿为家,有力提升服务群众的新热度


虹南社区党委构建“1+1+N”志愿服务体系,即1个组织,树立1个品牌,服务一个群体。目前社区建有退役军人“红色先锋”、文化文艺、理论政策宣讲、学雷锋、卫生环保、扶贫帮困等志愿服务队共6个,已注册志愿者1280人,其中,注册志愿者的人数占常住人口的21.1%,有志愿服务时间记录的志愿者人数占注册志愿者总人数的98.44%。

社区定期开展文明交通、防范非法集资、防范电信诈骗等普法宣传活动,积极提高了居民的法律意识,营造了平安稳定的辖区环境。

推进居民议家,增添社区群众自治的新活力


为了充分保障群众利益,推动群众参与社区治理,提升社区基层治理法治化水平,虹南社区紧紧围绕党委领导、依法治理、“三治”融合原则,建立了“援法议事”工作站。将与社区群众密切相关的大小事务纳入民主协商议事范畴,法律顾问、“法律明白人”加入每次的议事队伍,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共同协商、决定、办理、管理、监督基层群众自治事项。为居民搭建了以社区党组织为核心、居委会为主体的“虹南会客厅”,提供了群众“有事好商量”协商议事平台,做到议题公开、过程透明、结果公平,使社区成为社会稳定的“减压阀”和社会和谐的“催化剂”。

推行文明治家,积极引领社会和谐的新风尚

社区以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建设为抓手,在“融”字上下功夫。社区每季度常态化开展道德讲堂、家长学校和市民学校,通过积极推荐“身边好人”、“最美家庭”、“百佳金沙人物”、“好少年”、“好夫妻”等先进典型,学习善行义举榜、学习优秀党员示范户和优秀群众示范户等先进事迹,在小区营造良好的道德氛围。成立红白理事会、乡风文明理事会、居民议事会等群众性自治组织,加强红白事管理,编制备案流程图,明确流程规范,党员带头严格执行红白喜事请示报备制度。设立移风易俗公示栏,将移风易俗纳入文明家庭、星级文明户评选活动,培育“讲文明,树新风”等家风文化,为和谐宜居的大“家”建设提供了强大精神支撑。

实施扶贫到家,逐步显现精准扶贫的新成效

社区推进精准扶贫,社区党委推进在职党员“双报到、通通在”活动,建立了“我来帮”活动品牌,成立功能型党支部,68名在职党员线上线下“双报到”,由“中国好人”王平担任在职党员功能型党支部书记,推选了6名热心公益、经验丰富、群众认可的在职党员担任功能型党支部委员,推动“党员干部进社区”上门服务;定期组织社区干部及爱心志愿者访视、关怀;落实好最低生活保障措施,激发困难群众的生活信心;每逢传统佳节,组织志愿者慰问、关爱孤寡老人和困难老人,帮助其解决生活中的困难。

标签:
责编:梅源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