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莱坞影星布鲁斯威利斯因失语症而息影的消息引发了大家的关注。失语症,这个听起来略显陌生的病名也让人好奇。
失语症是一种什么样的疾病?失语症就是不会说话吗?《科技周刊》记者邀请到南京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神经内科主任吴晋进行科普。
“失语症是神经内科疾病的一种表现形式,与大脑语言中枢受损有关。”吴晋介绍,人的言语功能受一侧大脑半球支配,这一侧也被称为优势半球。优势半球的语言神经中枢出现病变,会导致患者在语言表达、理解上出现障碍,这就是失语症。
作为一种神经中枢缺损症状,失语症按中枢神经的损伤部位和表现形式不同,可分为运动性失语、感觉性失语、命名性失语,还有失读、失写等。运动性失语是由大脑优势半球额叶下回后部的布罗卡氏区(Broca区)的运动性语言中枢发生病变导致;而位于大脑优势半球的颞上回后部(韦尼克区,Wernicke区)的感觉性语言中枢或者颞中回后部发生病变,则引发感觉性失语和命名性失语。
因不同神经中枢间距离较近,一个血管的病变往往就会同时影响多个中枢。因此,失读、失写等症状不太会单独存在,一般会伴随运动性、感觉性失语出现。
运动性失语是常见的失语症类型之一,表现为患者能理解别人说话,自身却“言不由衷”。吴晋举例说,如有些病人在回答问题时,明明知道今天是星期一,甚至可以用肢体语言告诉你正确答案,但在表达的时候却会有找词困难、言语减少或语速减慢、语调障碍等状况。
感觉性失语患者没有运动性失语患者的发音、语调和词汇量的障碍,他们的问题是“听得到但听不懂”。他们往往听觉传导通路正常,大脑的感觉性语言中枢却无法整合听到的信息。因此,他们理解不了别人在说什么,也无法通过听觉来修正自己语言表达上的错误,导致“答非所问”“胡言乱语”。
顾名思义,命名性失语是患者无法叫出某些物品的名称。吴晋说,这类患者会拿笔写字,会用遥控器开电视,但是叫不出钢笔、遥控器等物品名称。书写障碍患者,手指灵活度、肌张力都正常,抄写能力尚可,但自己写字就会“提笔忘字”“提笔错字”……
对失语症的诊断也并不容易,不是所有的语言表达障碍都属于失语症。吴晋介绍,要先排除心因性因素、情绪波动、意外刺激、听觉障碍、声带问题等其他因素导致的语言障碍,再考虑失语症。“失语症确诊后一般按卒中症来治疗。”吴晋说,临床上诊断到的失语症多由脑卒中引起,单独诊断为失语症的病例较少,三分之一的脑卒中患者会产生各类语言障碍。
“按人群比例来说,容易出现失语症的人群,往往也是脑卒中的易发人群。”吴晋介绍,像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高粘血栓、高尿酸血栓、冠心病、颈动脉狭窄、抽烟喝酒、肥胖、打鼾及部分不健康的生活方式等,只要是脑卒中的危险因素,都是可能造成失语症的危险因素。
现今脑卒中的发病率增高、发病人群年轻化,吴晋表示,对于脑卒中和失语症的干预措施分两级,一级预防包括有糖尿病、高血压家族史的人群,要严格低盐低脂饮食,不抽烟不喝酒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二级预防是如果本人已经存在高血压、糖尿病或心脏问题,则要对症用一些心脑血管的药物,尽可能预防脑卒中的发生。
预防之外,要了解识别脑卒中的“BE FAST”原则,“B”(Balance)指平衡功能障碍;“E”(Eyes)指眼睛状态是否有重影、缺损、眼震;“F”(Face)指观察面部是否对称;“A”(Arms)指两臂是否一侧出现麻木无力;“S”(Speech)指语言表达障碍;“T”(Time)指出现以上情况,应第一时间到医院就诊。治疗越早、恢复效果越好,毕竟“晚一分钟开通血管,将死亡190万个脑细胞”。
“失语症的治疗结果是因人而异的,有部分患者能慢慢‘学会’说话。”吴晋提醒,药物治疗和康复训练相结合能帮助一部分患者恢复正常生活,但这个过程往往十分漫长。就如同教一个小婴儿从牙牙学语开始掌握语言技能,需要康复期患者家属的耐心与支持。失语患者长期与人交流不畅、交流减少导致的心情焦躁抑郁,会对患者的性格和恢复产生不利影响。他表示,一定要多交流、多沟通、多陪伴,尽可能地让患者回到正常的生活状态里,而不是把病人孤立,使之与社会脱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