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020180517505687875841.jpg
中科院南古所发现1亿年前昆虫界的“演员”
2022-02-16 09:54:00  来源:新华日报  作者:张宣  
1
听新闻

小时候走路像蚂蚁,长大后身体像泥蜂。记者近日从中科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了解到,其领衔的一项国际研究最新发现,1亿年前,有一类昆虫奇翅虫会随自己的生长模拟不同动物,堪称远古时期的“超级演员”。相关研究成果已刊发在国际地学综合期刊《地球科学评论》上。

奇翅科被认为是缅甸琥珀中最奇特的昆虫之一,最早仅在白垩纪中期缅甸琥珀中发现,随后在巴西的早白垩世地层和美国的始新世地层中也有少量产出。但是,对于奇翅科的生活习性、系统发育关系和演化历史一直极具争议。

“我们基于中、美、德、斯洛伐克等国的100多块馆藏标本,利用光学显微镜、激光共聚焦显微镜、Micro-CT三维形态重建、几何形态测量学、系统发育学等技术手段,对奇翅科昆虫的形态、系统发育关系、生态行为等进行了综合分析。”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王博研究员介绍说,在这些标本中发现了十多只形态类似蚂蚁的奇翅幼虫,它们的体长3至5毫米,腹部触角和腿都类似蚂蚁。

通过对奇翅幼虫的分析,王博发现,奇翅虫小时候和长大后的行为不太一样。“小时候的奇翅虫没有翅膀,整体的形态特征非常接近缅甸琥珀中的原始蚂蚁(蜂蚁类)。且这类奇翅幼虫的腹部有一定程度的收缩,类似蚂蚁的柄腹。此外,这类奇翅幼虫的触角和腿部的形态、比例也非常接近蜂蚁。综合以上证据,显示这类奇翅幼虫完美地拟态蜂蚁,即拟蚁行为在蚂蚁起源不久就出现了。该发现是迄今为止最古老的确切的拟蚁行为证据,将拟蚁行为的化石记录提前了近五千万年。”

而对奇翅成虫的研究显示,它们的胸腹部变得很像蜂类的“细腰”,翅膀以及身体的形状和大小,也非常接近当时的一种原始蜂类——长背泥蜂。王博解释说,这次发现的奇翅虫幼虫和成虫分别拟态蚂蚁和蜂类,提供了目前化石证据中唯一已知的转换拟态行为的证据,他推测:“奇翅虫在成长过程中改变模仿对象,可能是为了吓住天敌,最大限度保护自己。”

此外,王博和研究团队通过对斯洛伐克馆藏的一块缅甸琥珀的研究,还在奇翅虫身体及周围发现了大量裸子植物的花粉,表明奇翅虫很可能是一类传粉昆虫。这是目前在多新翅部(一类较低等有翅昆虫的总称)昆虫中发现的唯一的传粉证据。奇翅虫所属的网翅总目(包含蟑螂、螳螂、白蚁)在晚古生代和早中生代很繁盛,因此该发现也表明网翅总目可能是最古老的传粉昆虫之一。

标签:昆虫界;中科院
责编:颜霏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