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江苏省人民医院自动发药机器人。 (受访者供图)
中国互联网网络信息中心近日发布的第49次《中国互联网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21年12月,我国在线医疗用户规模达2.98亿,同比增长38.7%。在线医疗正成为用户规模增长最快的应用之一。
随着数字时代的到来,传统医院正逐渐实现数字化转型,数字医疗已“飞入寻常诊疗中”。借力5G网络、融入AI技术,数字医疗不仅让人们的问诊治疗有了更多的选择,让医院实现更精细化管理,也助力区域医共体建设不断迈上新台阶……
数字技术
让医院拥有“智慧大脑”
提前网络挂号、云端问诊、线上提问……提起数字医疗,很多人首先想到的是互联网医院。而实际上,数字医疗正深度改变着医疗健康服务,让越来越多的传统医院走向数字化转型。近日,《科技周刊》记者探访省内多家医疗机构,感受数字技术如何与现代医疗进行深度融合。
进入院区,需要出示苏康码,同时进行人脸识别与自动测温;检测报告可以通过手机查看,免去了再去医院拿报告的麻烦;在药房里取药,只见机械手臂上下飞舞,方便快捷;气动物流传输系统和AGV智能搬运机器人,让运送药品和标本、病号服变得更加快速;远程手术室内,医生戴上特殊的“眼镜”正在实施5G+MR远程手术;患者进入120急救车后,车上的5G设备与医院联网,救护车就是一个小型的移动病房;超声诊疗室内,医生正通过远程超声设备为在千里之外的患者检查;加速康复外科内,手术机器人可以让手术创口变得更小,减少患者痛苦;基于区块链的处方管理系统,可以为医联体的处方管理提供技术支持……移动医疗、人脸识别、区块链、虚拟现实等新兴技术正在改变着传统的医疗场景。
对肿瘤患者来说,早筛早诊早治至关重要。精准预防已成为癌症预控的新趋势。数字医疗时代,AI影像成为了医生的“第二大脑”。江苏省人民医院院长赵俊以肺癌的早期筛查为例,介绍AI影像如何成为医生的好帮手。在进行肺癌的早期筛查时,准确发现结节是诊断的第一步。但是,肺结节尤其是微小的肺结节并不容易辨别,而阅片医生有可能会因为疲劳或经验不足造成遗漏。这时,将深度学习技术用于肺结节检测与筛查的“肺结节AI系统”就派上了用场。在临床应用中,“肺结节AI系统”能够辅助诊断、标记肺小结节,一方面可以减少医生的工作量,减少误诊发生;另一方面也将肺癌的发现与治疗时间点大幅度提前,让肺癌患者早诊早治,降低医疗支出。
在赵俊看来,数字医疗是医学与现代技术的创新、融合与智慧发展,可以更好地为患者治病提供数字、数据、证据、依据。“数字医疗时代,医院将不再仅仅是一个看病或手术的场所,而是发展成为集医疗护理、保健及健康咨询为一体的康养综合型服务机构。”
数字疗法
为医疗服务提供“新工具”
数字医疗带来的变化并不仅仅体现在医院的围墙之内,更多的延伸至医院之外。数字时代,当我们生病了,医生开的或许不是药物,而是一个穿戴式设备或手机APP。
2020年,江苏省人民医院康复医学中心主任、美国医学科学院国际院士励建安教授就曾利用一款名为“术康”的手机APP为新冠肺炎治愈患者在康复期内开出“运动处方”,帮助他们进行心肺功能康复训练。“一方面,我们医生可以通过心率带采集正在进行康复治疗患者的部分心肺功能指标;另一方面,患者可以在APP的指导下进行康复运动的跟练。我们会跟踪APP上患者的运动情况和心肺功能数据,选择是否需要对患者进行干预。”励建安向《科技周刊》记者介绍。当年11月,术康APP成为国内首批获得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注册的数字疗法。
“通过心率带监测心肺功能、绑定APP只是数字疗法迈出的第一步。”励建安指出:未来,当人们穿上一件背心、或是通过其他更轻便的柔性可穿戴设备后,人体的实时体温、脉搏、血压等各项生理指标数据即可通过互联网发送至大数据平台,经过人工智能分析后,一旦发现数据异常,将会及时对患者和医护人员进行预警。“也就是说,未来,医生眼中的人体不仅仅是现在解剖学意义上的‘画像’,我们体内的各项数据将构成一幅人体的‘数字画像’,医生可以通过‘数字画像’辅助,更早更快更好地选择治疗方案。我相信,诸如此类的数字医疗手段将得到很好的运用。”励建安表示。
更多的数字疗法正在逐渐走向临床。2月16日,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参与研发的《特定恐惧心理康复训练软件》正式获批我国Ⅱ类医疗器械注册证。这款软件可以通过VR场景和传统心理治疗,改善患者症状。
在江苏,由南京医科大学生物医学工程与信息学院张锡哲教授团队和南京脑科医院王菲教授团队共同推进的一款基于人工智能数字疗法对中小学生的心理健康管理和诊疗项目即将在全省进行试点。
“当前,中小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日益严峻,但心理问题的早期识别和管理不足,团队希望利用5G+互联网等手段进行大规模人群的心理筛查,利用人工智能方法精准判断需要重点管理和干预的学生,再进行分级干预和治疗,从而为孩子们提供个性化的心理治疗方案,帮助他们应对来自学业和环境的压力。”张锡哲介绍,数字疗法将有望实现这样的愿景——通过泛在设备进行数据感知,将数据互联共享,提供智能诊疗、跟踪和管理,让医患双方都更加便利。数字疗法能让医生更好地了解患者真实情况,以精神科为例,以往患者来就诊,医生通过问诊询问患者近期感受,这是个非常主观的过程,难以得到详实准确的信息。如果患者可以通过可穿戴的设备实时采集并上传生理特征数据,医生对疾病的诊断就更加准确、更有针对性。
数字医疗
更需共享互通
科技改变时代,也改变着医疗服务。随着国家多个政策的出台,大数据、云计算、AI、区块链、5G等新技术发展,业界加快布局“互联网+医疗”,有效推动了数字医疗总体趋势的形成。新一轮的数字医疗改革只是刚刚开始。
“如果从狭义上理解数字医疗,单看常见的医院信息化系统、互联网医院和远程医疗,这一方面国内、省内的各大医院已经做得比较完善。”张锡哲表示,此外各类手术机器人、智能医疗的发展也向好。他坦言,即便如此,目前国内的数字医疗发展仍处于较为基础的层面,医疗数据的整合、分析与应用还处于非常初级的阶段。更深层次的数字医疗应当是在统一数据标准的基础上,进行医疗数据的深度融合、知识提取与临床决策。
“未来,建立统一的医疗行业数据信息共享平台,制定规范的管理和使用制度、进行分层管理很重要,不仅如此,还应格外重视个人隐私的保护,防止数据外流。”赵俊建言。同时,他指出,从目前来看,医疗行业急需与大数据有关的设备研发。当各种有关健康、医疗的数据从各个地方源源不断涌向医疗机构时,那么如何运用这些数字与数据呢?“大数据如同分散在土壤里的稀有金属,不同的稀有金属资源在不同领域也有着不同的用法。我们只有通过好的设想、方法、手段将这些‘稀有金属’挖掘出来,才能让它们变成有意义的数据、证据、依据,变成有用的价值。”
数字医疗方面的原始创新必不可少。“很遗憾,目前我们在数字医疗中运用到的很多操作系统、手术机器人都来自国外。虽然国内的各种数字技术、数字产品有了长足的发展,但依旧有很多‘卡脖子’技术等待攻关。”赵俊表示,“关键技术”讨不来、要不来,只有加强原始创新,掌握更多的颠覆性技术,才能更好地促进我国包括数字医疗在内的数字技术更好发展。对医院而言,一方面迫切需要培养与数字医疗相适应的人才,另一方面也可以尝试建立专门的医工结合医疗器械、产品与技术研发评价中心,助力推进新项目、新技术和新产品的研发。
值得注意的是,数字医疗的发展也要照顾多个群体的实际需求,譬如老年人。张锡哲表示,虽然“互联网+”的模式给人们带来很多便利,但老年人往往需要很长时间才能掌握像网上问诊、网上购药一类的使用过程。“数字诊疗系统不太友好的用户体验、医院科室划分过细、复杂的诊疗流程都会让老年人对数字诊疗望而却步。其根本原因是系统的交互设计不够友好,是否可以在就诊的引导信息方面多做工作,使用语音识别或其他手段引导帮助老人更方便地就诊,值得探讨研究。随着数字医疗的发展,我们更应给老年人更多的关怀,通过多种渠道帮助老年人迈过医疗健康的‘数字鸿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