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江苏网(通讯员 张永刚)2021年5月10日上午,吉某等十五个彝族农民来镇反映劳务中介人赵某拖欠他们的工资(涉及启东多个乡镇),他们情绪激动,要求公安机关尽快解决,政府马上出面解决的问题。
勇于担责 一个单位主动扛下责任
获此信息后,海复镇政法委员沈浩立即带领派出所民警邱允辉(江苏首批“李树干”式民警)和政法和社会管理局张永刚等人进行现场协调和劝返。经调查,吉某等人专职从事拔大葱劳务,于2020年12月22日通过网上自行与所谓的劳务中介人赵某联系拔大葱,双方谈妥后租住在海复镇桃洪村一农户家。经过赵某联系,先后在启东几个乡镇乃至射阳、如东等地拔大葱。吉某等人自诉劳务中介人赵某拖欠他们拔大葱工资近四万元,涉及25个农民工。镇主要领导听了大家发言,认为当前正值开展党史教育和为群众办实事之际,毅然拍板决定由海复单独挑起解决这桩事情的重任。
苦口婆心 三个“最”表态打消彝族同胞疑虑
事情经历一波三折,但不改我们初心。海复镇党委政府专题会议讨论决定发挥海复镇警网融合的优势,综合运用司法、调解等手段,对于相关欠薪当事人的查询,由派出所请示上级进行轨迹查询。我们一方面要求他们准备好相关证据,镇政府通过三级网格协助他们查寻劳务的具体田块和承包种植户,引导他们走法律途径,另一方面建议暂时将他们安置在原桃洪村,对于年纪轻的人介绍到相关企业上班。我们协助他们一起联系中介人赵某,直至解决为止。但是他们依然不相信,固执认为公安机关捉拿赵某轻而易举,对此对此邱允辉解释,他们反映的事情属于民事纠纷,不属于刑事案件,派出所只能提供职能范围内的帮助。经过劝导,吉某他们同意回到了租住的地方,但是依然疑心重重,声称政府一时半会解决不了。5月11日、5月12日,他们再次到到相关部门反映,人社局认为双方属于自然人之间雇佣劳务关系,不是劳动关系,所以人社局不好受理。为此政法委员沈浩和派出所所长秦江华当即作出了“三个最”的表态(以最快速度查询、以最多手段处理,以最好结果解决),吉某听了很感动,从而打消了他们认为政府不能尽快处理的疑虑。吉某同其他彝族老乡一起决定:在海复继续租住一个星期,配合政府和公安机关调查,耐心等待有中介人下落的好消息,并做好接受调解准备。
展现效力 四十个小时全力帮助追讨欠薪见曙光
一诺如千金,更是责任压力。为了兑现对彝族同胞的承诺,海复镇党委政府一方面责成由政法委员沈浩具体牵头有关机关干部做好欠薪情况的前期调查摸底工作,包括对他们的身份证、劳务账目进行复印,对相关证据进行梳理、整合,并做好召集双方当事人协商的工作预案准备。另一方面,由海复派出所紧盯技侦部门对劳务中介人赵某的行踪轨迹查询进展,因为找到欠薪当事人才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根据吉某提供的微信位置,他们劳务欠薪发生地在启东范围有6个,其中南阳4个、近海1个、海复1个,其余大多在启东以外。政法委员沈浩和部门机关干部实地走访了上述几个启东本地的大葱种植大户,经调查,他们均表示劳务工当时就和中介人结清了,这是典型的“上清下不清”现象。经核实赵某自己在微博上自称挂靠的劳务公司,相关公司负责人表示不认识赵某。
派出所这边,民警和保安轮换着昼夜紧盯赵某的手机轨迹行踪,一个小时过去,没有动静,五个小时过去还是没有变化。二十个小时时,赵某在微博上发招收栽葱的广告。三十小时,已有轨迹显示目标在东元老镇一农户家,邱允辉根据吉某提供的电话拨打中间人赵某,告知其欠薪法律后果,立即到派出所来接受处理。为了防止赵某逃避,派出所民警黄涛立即驱车前往,经过工作将赵某带回所里。
在派出所调解接待大厅,政法委员沈浩、民警邱允辉、镇政法和社会管理局有关工作人员组织双方进行协调。赵某对所欠事实予以承认,但是今年以来由于经营不善,表示实在发不出工资,他对彝族农民工一再表示歉意。对此情况,我们动员其向亲朋好友暂借,经过近十个小时的等待,赵某终于等到亲朋好友从微信上转来的六千余元。经过双方协商,余款分四次在八月底还清。
此时,十五个彝族同胞(一共二十五个,其中十个已经回家)的脸上都露出了笑容。吉某握着政法委员沈浩的手,激动地说“谢谢海复镇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