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020180517505687875841.jpg
互联网+,让疫情下的生活悄悄改变
2020-03-19 10:15:00  来源:南京日报  
1
听新闻

  云培训、云招聘、云签约不停歇;搭上互联网+,传统农业向智慧农业转型的步伐进一步加快;数字展厅、线上逛博,“宅”在家里也可以“不断电”;甚至连体育锻炼、心理医疗,都可以借助互联网+实现。疫情之下,互联网+对都市圈内外各行各业的发展方式、居民生活模式,都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影响。

  云培训、云招聘、云签约,“互联网+”开启发展新模式

  疫情防控期间,为了避免人群聚集,农技专家无法像往年一样到田间地头开展指导。为此,句容市农业农村局推出“云”培训,培训内容涉及蔬菜、果树、养殖、粮食等各行业春季生产管理技术。主讲人既有当地的“土专家”“田秀才”,又有省市级农业科学院的研究员,一系列网上培训既及时又实用,受到农民欢迎。同时,先进的农业物联网技术让种田大户在家轻点鼠标即可“巡田”。

  在淮安洪泽区三河镇,农户们利用“高地隙自走式植保机”对麦田进行机械化管理。据了解,“高地隙自走式植保机”自带北斗导航系统,可实现精准定位,省时、省力、省工,极大提高了生产效率和精准度。

  利用互联网+的岂止是农业。南京都市圈各成员城市将多项工作从线下转移至线上,尽可能减少疫情带来的影响。近日,宁淮特别合作区举行2020年招商项目“云签约”仪式,签约首批产业项目;滁州市举行全市重点招商项目在线签约仪式,签约项目33个,总投资171.3亿元;2月18日至3月5日,滁州市总工会开展的网上就业创业援助月活动已经让1.46万求职者找到了工作;当涂县已有近900名企业员工参加在线职业技能培训,培训课程涵盖电工、焊工、钳工、涂料调色、工业机器人操作、员工关系管理6个职业(工种)……“云发展”,在今年特别的春光中进入大众的视野。

  微信群、QQ群里忙团购,“宅”消费成流行

  最近,每天的午休成了赵峰的购物时间。赵峰在南京一家银行工作,疫情发生以来,他逐渐习惯于从微信群里采购生活物资。“每天卖的东西不同,肉类、水果、蔬菜都有,还有金陵大肉包。下单后,所有商品都能直接配送到单位,很方便。尤其是前一阵子,超市、电商货源都很紧张,这个团购群真是帮了大忙。”

  疫情防控期间,“宅”消费在南京都市圈流行了起来。2月12日起,仪征市农业农村局搭建产销平台,公布100余家规模种植、养殖企业,超市、外卖餐饮、配送企业信息,并定期更新。扫描平台上公布的二维码,即可进入仪征农产品供需讯息群。记者发现,群里既有普通老百姓,又有仪征各大蔬菜基地、餐饮企业、配送企业的负责人。“这菜要吗?”“大白菜两千斤”……近300名群成员聊得热火朝天。

  像仪征这样,政府“牵线搭桥”促成“宅”消费、产品直接上市民餐桌的还有许多。草莓销售旺季,句容“草莓大王”纪荣喜的手机响个不停,通过微信,他平均每天能接到800斤草莓订单;疫情发生后,全国走俏的和县红椒遇到了滞销难题,和县县委县政府牵头组建的“购椒群”,让这道难题迎刃而解。和县绿源蔬菜种植有限公司总经理王继红说:“多亏了这个‘购椒群’,现在每天能卖出十几万斤红椒。”

  线上逛博看展、开展心理辅导,“闷”也不闷

  “老百姓都宅在家里,精神文化需求更要有保障。”高邮市图书馆馆长张改美说。疫情发生后,高邮市图书馆将原本要在线下展出的40块展板内容,全部“搬”到了线上。2月1日,高邮市图书馆微信服务号上首发数字展厅。每个主题展览由3—5个展厅组成,画面或三维建模、或全景拍摄;每个展厅还设置了20—50个交互热点,图片、文字、视频、音频相结合,让展陈内容更为生动、详尽,也更契合沉浸式体验需求。

  马鞍山市朱然家族墓地博物馆1月24日闭馆,但“线上营业”一直持续着。通过微信公众号上的“数字博物馆”,可进入VR数字展厅线上参观。

  “云看展”“云阅读”“云逛博”,让精神文化需求有了“泄洪口”。谈“疫”色变而来的焦虑、孤独、沮丧等负面情绪如何纾解。1月29日起,芜湖市第四人民医院的心理援助热线从9小时延长至24小时。截至3月17日,该热线累计接听热线电话767次,成了名副其实的“热”线。值得一提的是,除普通市民外,芜湖四院针对76名芜湖市援鄂医疗队队员专门开通了QQ群、微信群,由院内专家为他们提供心理线上咨询。

  马鞍山市“启明心”心理咨询中心通过“一直播”APP平台,先后直播了有关疫情危机干预心理调试、青少年疫情期间心理调试、社区居民的心理减压等内容;安徽省心理咨询师协会携手多家心理学单位与机构共同开通了线上战役心理服务平台,针对家长如何陪伴孩子共同面对新冠病毒、线上防疫减压与生活重构等问题录制了多节公开课;溧阳市未成年人成长指导中心成立了防疫情心理危机干预小组,提供心理干预服务……

  “疫情前期,许多老百姓担心自己会不会染病。到后期,更多的是家庭矛盾爆发、无聊空虚,担心工作与工资等生活问题。我们从专业角度建议市民为自己制定些有趣的规划,配合适当的运动和学习,改善心情。”芜湖四院副院长宋传福说。

  如何看待疫情下互联网+带来的改变?专家这么说

  随着疫情逐渐可控、企业陆续复工复产、生活步入正轨。这些“云”改变是否会继续?对各行各业的发展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听听专家怎么说。

  上海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耿步健:

  这次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给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带来的最大变化就是催生一些新的产业,并形成新的生活方式。简单来说,就是数字化的生产和生活方式。

  这种变化也反映了我国目前网络信息技术和人工智能的发展与进步,其本质是基于大数据和先进网络(如华为5G网络)的“人工智能化中枢信息神经元”的广泛运用。

  未来经济社会发展的方式就是社会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逐步向网络化、数字化方向转变,这次让中国经济社会发展“暂停”的新冠肺炎疫情,肯定会加速这种转变。

  比如通过“互联网+”形成智能化农业生产、智能化工业生产、智能化在线教育、智能化在线医疗、智能化的网络生活、智能化的在线办公和管理等等。随着人工智能的广泛运用,相当多的产业都将由智能机器人取代,越来越多的人将成为不需要做任何事的“自由人”。

  南京大学社会学院心理学系副教授王波: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发现,若在前后一致的情境中重复进行某种行为,它便无需过多的意志努力就能更为有效地进行。当行为的重复形成信号和响应之间的联结时,一种习惯就养成了。

  它的标志就是行为自动化程度的不断增强,并最终维持在一定水平。那么养成一种习惯一般需要多久呢?英国心理学家拉里的团队在2010年做了一个实验,给出的中位时间是66天。

  在疫情期间,很多人可能形成了某种新的行为模式,比如网上购物、网上健身、网上办公和学习、乃至网上逛博物馆,诸如此类,但是这种模式未必都会进一步被强化成固定的习惯。

  因为习惯养成一方面依赖于强化的程度,另一方面还依赖于情境的一致性。在疫情结束后,我们就会重新获得为行为的发生提供更多可能性的情境。此时短暂习得的行为模式就会产生新的变化。

  更为重要的是,我们并非只是被动地对情境信号做出反应。我们会主动地根据自己的意愿选择那些对自己有利的行为模式。可以预期的是,那些能够提高效率,节省成本,增加福祉的模式将会被保留下来,成为持久的习惯。

  (记者 毛琪 许见梅 周飞 张航 杨潇)

标签:
责编:张静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