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科技创新,助推产业集群高质量发展,是推进新型工业化的必经之路。苏州,完备的工业体系为推进新型工业化提供了适宜的土壤,优质的创新创业生态,也为现代化产业体系构建不断激发创新活力与动力。
在苏州,科研机构里涌动的原始创新,名城与名校的“双向奔赴”,集聚人才的“苏州磁场”,正加速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四链融合”,多重赋能推动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
原始创新推动产业链发展
在苏州,一大批重大载体和新型研发机构的建立与发展,不断为苏州产业发展、科技创新注入源动力。
中国科学院苏州纳米所所长王强斌表示,苏州纳米产业的发展,一方面得益于地方政府的政策引导和资金支持,另一方面则是依靠纳米所等科研机构的科技力量,以及纳米产业生态的建立。在纳米产业发展过程中,苏州有着明确的侧重和聚焦点。纳米所与苏州纳米产业的融合,不仅仅是创新成果、核心技术和高水平人才的输出,更是整个产业链的深度融合。
苏州纳米所根据苏州产业发展,布局了电子信息、纳米材料、生物医学等三个重点研究领域,与苏州纳米技术产业布局紧密结合,推动科研成果迅速转化落地,支撑苏州纳米产业的持续发展。纳米所未来继续聚焦在产业链前端的原始创新性上,在电子信息、生物医学和功能材料三个方向不断提升基础研究水平和关键核心技术攻关能力,力争在科技创新上取得重大突破。另一个重点工作是全力推进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的建设,目前,纳米真空互联实验站已经进入三期建设发展,将瞄准国家科技与产业战略,以“面向集成电路的原子制造”为目标,促进重要原创性发现与关键产业技术突破,进一步发挥重大科技平台的战略作用,成为引领纳米科技和产业发展的高地。
“未来我们信心十足,在苏州本身优越的创新生态中,我们继续强化自身的源头创新能力、开放共享的技术平台,继续发挥引领辐射作用,为苏州纳米产业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王强斌说。
苏州微光电子融合技术研究院院长黄北举表示,苏州工业化基础雄厚,已打造了一批优质产业集群,为推进新型工业化奠定了良好基础。在苏州市科技局和汾湖高新区政府的支持下,他们已经研制成功一系列高性能硅基光电子芯片,包括多通道800G硅基光收发集成芯片、偏振无关硅基电光调制器芯片、温度不敏感滤波器芯片、高速光互连硅基光电子集成芯片及高性能硅光生物传感芯片,芯片性能处于国际先进水平,可全面实现高速光通信芯片的国产替代。过去三年,研究院持续为苏州本地企业提供半导体产线工艺规划、芯片设计、人才培训等服务,全力为国产电子测量设备核心芯片的国产化服务。
黄北举说:“我们将全力打造硅基光电子芯片设计、制造、封测、应用全产业链,全力突破技术难题,全力推进新型工业化建设。”
创新要素集聚带动增长极效应
以科技创新推动新型工业化,需要创新要素的高度集聚。
苏州大学商学院教授、江苏省新时代民营经济研究院研究员张斌介绍,苏州以各类开发区为载体,产生了以纺织等为代表的传统产业集群和以先进材料、电子信息、高端装备制造和生物医药为代表的高新技术产业集群,形成了龙头企业与上下游企业联动发展的生产协作关系,具备较为齐全的产业体系和较为完整的产业链。
张斌认为,新型工业化是以科技变革为引领,以高质量发展为主线,以绿色发展为底色,以可持续发展为内在要求,新科技向各产业、各领域广泛渗透融合、促进产业发展的工业化道路。苏州全市累计与200多所国内外高校院所建立了稳定合作关系。这些与产业发展高度契合的著名研究型大学全面布局苏州,实现了大规模创新要素的高速集聚,具有显著的规模效应、增长极效应和领头羊作用。
“苏州市光子产业位次居前,初步形成了光子产生、传输和应用的全产业链,努力打造全国首屈一指的‘高光之城’。电子信息产业也是苏州市第一个突破万亿级的产业。”苏州城市学院光学与电子信息学院院长雎胜介绍,作为一名科技工作者和高校教师,在解读产业链的深层次含义时,更看重产业链、创新链与教育链、人才链之间的内在关系,努力探索有效衔接机制,为苏州市培养更多适应和引领光电子信息技术及相关产业领域发展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苏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院长马延文说:“当前,苏州的科技创新和产业转型不断升级,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度融合。近年来学校主动策应苏州工业强市对技术技能人才的迫切需求,瞄准智能制造行业发展,着力打造数字经济背景下高职工科人才培养体系。”马延文表示,未来,学校将坚持“科技所趋、产业所需、区域所能、院校所为”的产学研合作理念,深耕苏州智能制造产业,做大做优做强智能制造专业,推进智能工厂生产场景与教学场景的深度融合,强化专业群服务产业群,推动校企共建产业学院,打造产教共同体,着力培育“产校人”融合发展的“苏州智造”技能人才,以高质量的职业教育全面服务中国式现代化苏州新实践。
人才磁场推动创新创业
苏州始终是一座面向所有人、为了所有人的城市,开放包容、前景广阔。苏州始终坚持人才引领,带动集聚了一大批高端人才扎根苏州。
2023年11月,维伟思医疗科技总部基地落户苏州,年产能达25万台AED(自动体外除颤器)及WCD(穿戴式自动体外除颤器)。这离苏州维伟思医疗科技有限公司的创始人郑杰的“医疗科技服务全球的目标”更近了。
郑杰在国外几家龙头医疗器械跨国公司工作20多年,是中国最早一批引进AED的人之一。2019年,在多方考察后,郑杰把维伟思医疗科技落在苏州工业园区。不到4年,维伟思医疗产品便迅速进入市场并进行产能扩张。新的总部基地含智能仓储、质量检验、生产车间、行政办公等职能区域。全新生产基地全面提高了智能化水平和生产效率,从设计到建造,引进了先进的生产制造标准,以更科学的布局,实现生产过程的规范化和精细化管理,满足全球市场对于低能量除颤新技术产品的更多需求。
目前,维伟思医疗WCD不仅获得国家药监局医疗器械技术审评中心批准,公司还入选了苏州市“独角兽”培育企业,上市了重量仅700克的全球首款“掌中宝”AED。“苏州有很好的生物医药产业基础,苏州政策的实施和贯彻非常精准和高效,让企业专注于自身的高效发展。希望政企联手,加大支持基础科研及产业技术数字化升级的投入,带动苏州走向全球高端生物医药科技汇聚地。”郑杰说。
而在苏州盛光材料有限公司,海归博士后夫妇马宇飞、吴琼投身“新材料之王”产业蓝海。“目前国内同行的石墨烯铜线是将石墨烯长在铜箔上再压块、切丝,加工中可能破坏石墨烯的完整。我们想一气呵成,让石墨烯均匀附着在铜线的表面,保证石墨烯高纯度,使导电性能更加优越。”吴琼说,经过无数次试验,最终创新性地利用全新开发的碳源配方,在低温下使其聚合成一系列结构可调控的单层石墨烯材料,成功掌握高效率、低成本、大规模的石墨烯铜复合材料制备关键技术,并使产品应用场景从单一的片状散热扩展到热管、均热板、导线、石墨烯铜粉等多个领域。
从一开始只能在实验室生产出30米,到如今一次性可生产出2万多米……伴随着不断拉伸的石墨烯铜线长度,盛光材料的产品生产线也在不断延伸,行业地位持续提升。目前,盛光材料拥有了2000多平方米的实验室,正在产业化道路上大步前行。“纵观当前我国存在的‘卡脖子’问题,大部分都是材料问题。”马宇飞说,盛光材料将扎根淀山湖畔,深入推进自主创新,坚持基础研究和产业运用两条腿走路,努力突破产业化制备瓶颈,以材料变革驱动行业变革、促进产业升级。
苏报记者 陆晓华 韩丽媛 袁艺 祁海琳 徐靖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