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020180517505687875841.jpg
欧洲科学院院士、苏大教授时玉舫 用生物学思维解决免疫学难题
2020-09-09 09:25:00  来源:新华日报  
1
听新闻

时玉舫教授受聘为本刊科学顾问。

“不要小瞧‘基本功’,苦熬出来的内力,往往是科研路上最坚实的支撑。”新晋欧洲科学院院士、苏州大学转化医学研究院院长时玉舫教授谈及自己的科研观,向记者分享“传奇”求学经历。

他曾一边放牛一边“啃书”,也曾扎根兽医专业勤学苦练,还在留学期间发现“激活诱导的T细胞凋亡(AICD)现象”,这项重要研究成果为人类免疫学发展探明一个崭新方向……这位从山东沂蒙山区走出来的农民孩子,以高度严谨的科研态度,一步步成为全球顶尖免疫学与干细胞专家。

从兽医学到干细胞再生医学,从求学路到科研路

1960年,时玉舫出生在山东沂蒙山区一个农民家庭,17岁时他有幸赶上全国恢复高考。1977年,唐山大地震刚过去一年,时玉舫满腔激情报考地质学专业,但心仪的三所院校当年在山东都没有招生计划,机缘巧合下他被山东农学院兽医学专业录取。“那个年代学习兽医学不仅是为了给动物治病,也是为了学习研究疾病机理,虽然是和动物打交道,但为我后续的生物医学研究打下了非常好的基础。”时玉舫笑称,现在回想起当年,常常是一边放牛一边看书,也不去想未来会怎样,只知道心无旁骛地学知识、做积累,“那是做学问最好的状态,纯粹且充实。”

机遇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大学期间他不断地汲取专业知识,毕业后留校任教。1985年,恰逢我国向国外派遣留学生,带着对生物奥秘的好奇心,时玉舫被加拿大阿尔伯特大学录取,开启了生物学研究之旅,1992年他获得阿尔伯特大学免疫学博士学位。“1985年是现代免疫学开始的重要节点,似乎有一种使命将免疫学研究的兴趣融入血液、带进我的科学研究,探讨与人类健康相关的科学问题。”时玉舫感叹学生生涯里“选择”与“被选择”的奇妙过程,而最终走上科研路,是他一生的幸运。

1995年至2001年,时玉舫被乔治华盛顿大学和美国红十字会赫兰研究所先后聘为助理教授和终身副教授, 建立实验室从事研究工作;2002年他晋升为新泽西医科大学终身正教授和特聘大学教授。2008年回国后,时玉舫将免疫学与干细胞研究结合在一起并担任中国科学院健康科学研究所研究员、所长,2014年7月他加盟苏州大学,任转化医学研究院院长和特聘教授及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副院长,接受记者采访时他刚刚当选欧洲科学院院士。

跑出“创新速度”,需要不断打破常规思维

求学前3年,全球顶级期刊发表论文5篇,包括《Nature》《Science》等,出国留学,时玉舫似乎不需要适应期,很快就进入到“满血”的科研状态中。在他看来,跑出“创新速度”,需要不断打破常规思维。

学习期间,他创造性地发现了“激活诱导的T细胞凋亡(AICD)现象”,由此建立了全新的免疫学理论构架。“那原本是一个很普通的细胞实验,不过吃个午饭,再一看,发现悉心培育的细胞‘死’了。”时玉舫回忆,当时他以为是自己吃过的面包里的酵母菌浸入、污染了细胞,当时他就想,完了,实验失败了。然而导师却提出了另一种设想:细胞或许不是真的“死”了,也许是受了免疫系统的“调控”,实验再往下做做吧!“用免疫学的思维,去看待一个生物现象,居然还有这样的角度。”时玉舫像打开了任督二脉,思路一下子通了。后来的实验、学习中,他常用生物学的思维,解决免疫学的难题,一路披荆斩棘,创新关键点“屡屡告破”。

时玉舫依旧在不断“出圈”,以免疫学思维研究干细胞,他开启了又一程的科研攻关。“对于人体内坏掉的细胞,传统的治疗方式是把坏细胞‘替代’掉,而我们的方式是,引入干细胞,利用细胞之间的相互作用,促进细胞自我修复。”时玉舫介绍,当前他领导的团队,研究发现了一种遍布人体各器官的“间充质干细胞”,把这种细胞提取出体外,进行培养扩增,再以药剂的方式引入人体,可以调控人体免疫反应、促进再生,对肠炎、红斑狼疮、糖尿病以及肝硬化、组织损伤等病症有明显疗效。据悉,该项目正处于关键攻关期,预计未来5-10年有望成为临床治疗手段。

在免疫学领域,时玉舫的研究代表着前沿力量,引领着该领域全球科研潮流。多年来,他在国际知名学术期刊发表SCI收录的研究论文220余篇,他引30000余次。“21世纪正是生物产业发展与挑战并存的时期,在这种形势下,走好科研之路首先要认识自我,完善自我。”时玉舫谈到一个观点:要以“给这个世界留下些什么,给社会做些什么”为目标,确立科研方向,而不仅仅是做一个追赶时髦的人,一味地跟风科研热点,丢了自己的坚持。

坚持兴趣为导向,不干预学生的科研选题

“做科学研究,一定要遵循学生的兴趣,老师和家长不要干预太多;学生做课题首先要找到自己的兴趣点。”从教28年,时玉舫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育人观,他笑称,培养儿女、带学生,他都是一样的态度:提供建议和资源支持,不干预他们的道路选择,“希望他们做自己喜欢的科研,过自己喜欢的人生。”

作为免疫学和干细胞领域的领军人物,时玉舫以选择“护理学”专业的儿子为自豪,儿子提及选择护理学的原因时说:人生愿望是给更多人带去温暖和快乐,“护理学”恰好可以缓解伤痛,治愈人心。如今,儿子已是成功的护理麻醉师(CRNA)。在时玉舫看来,选择什么学问,做什么专业,本就没有高低之分,跟随自己的兴趣和热爱,潜心钻研,同样有机会做出“顶天立地”的成就。

多年的从教经历让时玉舫发现有很多学生在成长过程中接受的教育并不适合,他们的兴趣爱好往往由家长和老师决定,这也导致其在某些领域“学而不精”。在教书育人中,每当有新的研究生入组,时玉舫都会鼓励他们探索自己感兴趣的课题。去年苏州大学与罗马大学联合培养的一名博士生按照自己的兴趣选择了动脉粥样硬化方面的课题,在时玉舫看来,这个选题已有前人在做,而且难度高,但他没有干预,还是鼓励博士生大胆尝试,仅两个月的时间,学生在课题上就有了新的重要线索。

作为学生的指导者,导师对学生成长的重要性自然不言而喻。在时玉舫的课题组,从来没有“老板”的说法。“现今很多课题组都称导师为老板,我不喜欢这样的概念,我和学生之间没有雇佣关系,而是传承的关系。”时玉舫认为,作为导师能帮学生就帮一把,鼓励他们多尝试,毕竟人一生中赶上可以大量出成果的机会可能并不多,所以自由选择感兴趣的课题,要格外珍惜。

本报记者 王梦然 张 宣 文/摄

标签:
责编:张静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