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020180517505687875841.jpg
戚发轫:新航天人的使命比老一代光荣艰巨
2021-04-28 17:58:00  来源:新华日报  
1
听新闻

戚发轫

从东方红一号升空到现在,我国航天事业取得了长足进步,中国人探索太空的脚步迈得稳、迈得远。

中国工程院院士、空间神舟飞船总设计师戚发轫是新中国航天史的谱写者与见证者,曾参加中国第一发导弹、第一枚运载火箭、第一颗卫星、第一艘试验飞船和第一艘载人飞船的研制工作,在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思政公开课”上,他解密航天事业的腾飞密码,讲述了“两弹一星”精神的重要内容,以及“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攻关、特别能奉献”的载人航天精神。

1957年大学刚毕业的戚发轫进入新组建的国防部第五研究院一分院,也是我国首个专门研究导弹和火箭的研究院,穿上了军装。1958年夏,他听说一个好消息,院里派大家去莫斯科学习导弹技术。刚学了几个月俄语准备去苏联,大家却突然被通知去不了了,因为苏联不接受现役军人去他们的军事院校学习。“脱军装我们不愿意,但是为国学习导弹我们愿意的。”戚发轫说。经过一段时间后,领导通过高教部让大家去莫斯科航空学院学习,没想到培训名单一下来,戚发轫又被拦了下来,“搞空气动力学的、强度的、材料的都可以去,但学习导弹总体设计的人不能去。”这给青年戚发轫很大的刺激。

到了1959年,中苏关系恶化。苏联采用釜底抽薪的方式,不但撤走全部专家,还带走了所有图纸资料,目的就是切断新中国的导弹研制计划。

在一穷二白的年代,戚发轫等在钱学森的带领下,克服种种困难,采用改进后的液氧作原料进行发射,终于把“东风一号” 成功送上了天。

1962年3月21日,“东风二号”首次发射遭遇失败。“东风二号”导弹发射失败后,钱学森制定了一个原则:把一切问题都消灭在地面上,不能带着任何疑点上天。

作为东方红一号卫星主要技术负责人之一的戚发轫,遵循着这一从失败中总结出的原则,和团队一道,为东方红一号卫星做了充足的地面试验,“由于没有低温实验室,大家就在海军的冷库里做试验。夏天我们穿着大棉袄、塑料鞋,出来以后塑料鞋都冻裂了。”

1992年,我国正式批复实施载人航天工程,随后载人飞船立项,戚发轫被任命为神舟飞船总设计师。那一年他已59岁。

除了年龄因素,载人航天性命攸关,更让戚发轫倍感压力。“我去苏联看过他们发射载人飞船,发射时总设计师是要签字的,表示一切都准备好了,航天员上去后一定可以安全返回。我就在想,将来送我们自己的航天员上天之前,我能说这句话、签这个字吗?”

再大的压力,也没有阻碍戚发轫最终扛起任务,“国家需要我们干什么,我们就去干什么。”11年当中,他带领团队做了无数次地面试验,还做了四次无人飞船试验,对“上天”过程中暴露的问题反复修正。

任务后期,全国产品需送到北京航天城验收总装,全部测试合格才能送到发射场,但是恰好遇上了“非典”,戚发轫决定,“凡是进了航天城,管吃管住不能回家,北京的也不能回家。很多年轻人有老有小,不让回家很残酷。但是国家需要,我们要顾全大局,很多人在这样的情况下,坚守岗位干了1-2个月,最终将神舟5号送上天。”

戚发轫表示,航天事业发展到现在,新问题新挑战会不断涌现,新一代航天人的使命任务比老一代光荣艰巨,“老一代航天人当年是解决‘有无问题’,别人有的我们要有;新一代航天人要解决‘别人有的我们要做得比他们好,他们没有的我们也要有’的问题。”戚发轫表示,“创新精神的核心没有变,我们要激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志气,当年我们靠自己,现在还是要靠自己!”

标签:
责编:梅源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