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020180517505687875841.jpg
女科学家朱伟云: 科研无边界,人生别设限
2021-09-08 09:36:00  来源:新华日报  
1
听新闻

本报记者 王拓 通讯员 许天颖

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国家973项目首席科学家,江苏省“333高层次人才培养工程”首批中青年科技领军人才……从一开始的研究领域不被看好,到 一手组建动物消化道营养国际联合研究中心,连线国际合作项目30余项,今年获评南京农业大学师德楷模的女科学家、动物科技学院教授朱伟云,用一句话概括了 其在探索中永葆激情的“秘笈”:“不管是科研还是人生,都别自我设限,要勇于破界。”

朱伟云是学植物病理出身的,博士阶段开始研究微生物,在英国读博士后期间正式踏入动物微生物领域,正是这样的“三级跳”,让她意识到,研究做到一定境界,机制、机理都是相通的,学科的差异不是壁垒,而是利器,是激发科研想象、打开科研天地的利器。

1997年,朱伟云作为首批引进人才,正式到南农工作。当时提起“动物肠道微生物”,国内还无人问津,朱伟云的研究不被理解、更不谈被看好。为了打破科研 僵局,1999年,孩子才6个月大的朱伟云毅然决定出国交流,前往荷兰瓦赫宁根大学寻求可能的合作机遇。交流期间,得知国内有高校代表团要去瓦大就“肠道 微生物”合作访问,朱伟云果断意识到,“不行,这块的研究,应该由南农抢占先机!”

于是,她决定提前回国,专门邀请了学界泰斗韩正康先生“坐镇”,同时请来了荷兰瓦大的动物科学系系主任,详细介绍了南农在这一领域的设想与规划,创造一切可能的条件谋求合作。

南京最热的7月,在电扇都没有的会议室,专家们周密规划,讨论得汗流浃背。严谨的态度、合作的诚意打动了瓦大系主任,双方决定联合培养博士,并开展项目合作。

这短短4个月,打开了南京农业大学相关研究领域国际合作的大门。2004年,依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国际交流经费,朱伟云办起了分子微生态的全国培训班, 专门请来了瓦大的高级实验师,浙江大学、中国农业大学、北京林业大学、甘肃农业大学等有关高校和科研院所的技术人员纷纷前来培训,圈子逐渐打开。

2005年,朱伟云又发起了国内首个“动物消化道分子微生态”国际学术研讨会,英国、荷兰的教授应邀作大会报告,浙大、中国农大、云南农大等国内高校纷纷 委派教师前来参会,如今该国际研讨会已形成了2年一届、300人次的规模。2009年,欧盟“猪的肠道健康”项目框架发布,南京农业大学作为唯一欧盟外合 作单位,参与该项目第七框架的研究。

从组建南农消化道微生物团队,到将团队从校级平台建成江苏省消化道营养与动物健康重点实验室,再到开拓相关研究的国家级平台、牵连起国际联盟,作为一名女科学家,朱伟云拿出了创业者的果敢与勇气,白手起家、从0到1垒砌平台、汇聚资源。

朱伟云介绍,国内的生猪养殖很长一段时间都是“粗放式”,认为喂得多、就能长得壮,实际上猪消化不了这么多饲料,不仅浪费饲料资源、增加排放、污染环境,还容易引起猪的消化紊乱和各类疾病。

2014年,朱伟云从猪的肠道微生物入手,提出了系统构建“消化道营养”的理念,就像婴幼儿配方奶粉,根据婴幼儿不同阶段的消化规律,精准配方、科学干预。朱伟云提出,就是要从动物的消化道营养这一生态系统的健康出发,科学、精准地调配“动物配方日粮”。

“营养过量会造成人的代谢性疾病,比如肥胖、糖尿病,还有常见的‘三高’,动物也是一样。”据朱伟云介绍,团队主要通过合理添加一定的膳食纤维、蛋白酶解物等,有效地调控肠道微生物,促进动物的营养均衡,既提高饲料利用效率,又改善动物生长和健康水平。

作为国家973项目首席科学家,朱伟云带领团队围绕“猪对氮营养素利用的机制及调控”项目,结合生猪在哺乳期、断奶后等不同阶段,对其饲料中的氮营养素进行精准调控,使其尽可能多地转化为蛋白质,提高饲料利用率。

有意思的是,团队还提出了“肠道微生物是大脑的健康使者”这一大胆假设,2016年综述文章发表在《微生物前沿》上,论文阅读下载量高达2.7万多次。 2018年,研究进一步发现,肠道组芳香族氨基酸是联结肠道微生物与大脑健康的重要桥梁,相关成果被临床医学类权威期刊《神经化学杂志》刊发,并作为编辑 亮点,得到了“该研究是我们理解肠脑轴的重要一步,在临床治疗中充满潜力”的高度评价。

这个重要发现不仅使得团队在动物科学领域发出“先声”,国内三甲医院的专家也找上门来,希望与朱伟云团队在人体消化与代谢研究中寻求合作。“我们的研究能够为临床医学提供启发,这就是我常和学生讲的,要善于打破学科之界、树立专业自信。”朱伟云说。

“平台太重要了,有了平台,我们的研究者才能在上面跳舞。”她这样回应。对于朱伟云团队的青年教师而言,每两三周一次的组会是“雷打不动”的,朱伟云希望 培养的是“1+N”型人才。所谓“1+N”,就是在专业素养这个核心的“1”之外,打开学术视野,从业界与学界、校内与校外、全国与全球的范围内去捕捉最 新动态、获取科研与实践的灵感。

“只要老师们想做,我来联络资源”,朱伟云希望课题组和实验室的青年教师都能出去走走、出国看看,了解处于学术前沿的科学家们都是怎么做科研的。疫情期间出国条件受限,朱伟云要求老师们将线下的拓展移到线上,自己找主题,召集专家作线上的研讨会。

朱伟云回忆,“我的两位导师,中国农大的沈其益教授和中科院微生物所的宋大康教授,在我读书的时候,就支持我出国留学,并教导我先‘跟踪学习’,之后要 ‘回国服务’。”这样的精神在她的学生这儿得到了传承,在朱伟云课题组,青年教师出国比例占到了87%,不少老师出国后又回到了课题组,与朱伟云一起,将 国内消化道营养的研究推向深入。

在朱伟云看来,科研的终极目标是追求科学价值和社会意义,指导学生们发论文,不应该一味追求数量,而更应看重贡献。她常和学生说,“你们的论文,要看的是the impact(影响力),而非impact factor(影响因子)。”

标签:
责编:梅源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