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江苏省徐州市丰县持之以恒推进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充分运用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创新城市管理手段、管理模式、管理理念,从数字化到智能化再到智慧化,让城市发展更智慧。
打破行政壁垒,建立速应处置机制
“这下清爽了,不然每次刮风下大雨都担心,这挂在半空的电线会不会被树枝刮断。”丰县中阳嘉园小区居民们高兴地说。
随着小区“年岁”渐长,近年来,丰县中阳嘉园小区内的树木也越长越高。其中,不少高大树木和电线以及各种通信线“亲密接触”。这样的相依相偎,可一点也不浪漫——在大风、大雨、大雪的日子,树枝与线路摩擦极易引发各种事故。
近 日,丰县速应服务队一队在日常巡查走访时,接到居民反映,发现小区内类似的树木由于枝干生长过长,不但存在缠绕、摩擦线路的问题,也存在较易断裂的风险, 速应服务队迅速将这一情况上报至“数字化+速应案件”处置系统。丰县社会治理现代化综合指挥中心经过综合研判,第一时间将该风险提醒传递到各相关单位。几 天后速应服务队再次回访,发现该问题已经得到了解决。
修 剪树枝看似是一件小事,但在以往却是“老大难”。修剪树枝要报绿化部门,要和电力等部门沟通,还要联系专业修剪人员。一位社区工作人员坦言,要面临的有修 枝经费、施工队伍、技术支持、申请停电等一系列问题,以往很难在短时间内解决。而问题发现之后能否快速处置往往是关键,小事拖大、小概率的“黑天鹅”事件 也可能演变成大概率的“灰犀牛”事件。
处 置在早,化解在小。这个问题的破解,来源于丰县快速精准、协同联动的速应处置机制的建立。按照“资源共享、联合办理、各个击破”的工作原则,依托县镇两级 综合指挥中心和各部门职责清单数据库,建立“一般事项电脑自动分拨——复杂事项人工辅助分拨——疑难事项会商研判分拨——部门响应‘黄橙红’亮灯预警”分 拨机制,打破了政府机关原有的行政壁垒,重塑了政府的管理体系,“民有所需、我必速应”已经成了县域社会治理“丰县品牌”。
加强数据研判,建立风险预警机制
高考结束后,丰县的高中毕业生暑假生活已开始,“暑假工”、聚会、网吧、旅游成为他们的主要选择。个别学生安全防范意识较薄弱,容易上当受骗。
6月15日下午,一份《综合风险研判专报》派送到各镇(街道)、各相关部门“一把手”手中。
这是丰县社会治理现代化综合指挥中心根据近期“大数据”反馈,得出风险研判。由“民有所需、我必速应”向“民有所需、未诉先应”转变,加强分析预判,将可能出现的风险扼杀在摇篮里,这需要强大的数据支撑、精准的数据集成和高效的分析研判能力。
大 数据赋能,正在改变着每个丰县人的生活。智慧公交、智慧停车、智慧水务、智慧燃气、智慧电梯等各类平台已实现实时监控、远程指挥、快速响应、精准执法。依 托大数据构建智慧政务体系,围绕公民个人生命全周期,梳理出129个联办事项,助推丰县“人生一件事”改革走在全省前列。开发使用“一窗受理 联办平台”,实现了全县108项审批服务事项综合受理,县镇村线上线下服务全覆盖。建立90万人口的全民信息健康大数据库,搭建起“镇村检查、县级诊断” 城乡一体的远程问诊体系,让更多群众在家门口就能看上“专家号”。
让城市更智慧,让生活更便捷。如今,丰县正践行以党建为统领、德治为先导、自治为基础、法治为保障“四位一体”的社会善治新模式,为全力打造贯彻新发展理念区域样板贡献更多可复制、可推广的“丰县经验”。(供图:丰县融媒体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