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020180517505687875841.jpg
苏州吴中:立足市场监管职能将“实事“办到百姓心坎里
2021-12-24 14:44:00  来源:中国江苏网  
1
听新闻

今年以来,吴中区市场监督管理局立足职能,推出了一系列“我为群众办实事”项目。截至11月底,首批10个项目完成度已达98%。这些项目重点聚焦药品、保健食品、化妆品等领域,市场监管部门针对群众“急难愁盼”的问题,从细微之处着手,真正把实事办到百姓心坎里。

增点扩面 过期失效药品回收显成效

“阿姨,药的保质期在这个位置,如果过期了,不要随便丢掉。”吴中区市场监管局的监管干部在日常工作中,一有机会就深入辖区居民家中,帮助居民识别家中药品是否过期失效。通过现场指导,居民们都能够了解到过期药品的危害。

为了方便市民能够就近处置过期药品,吴中区市场监管局根据全区药品零售企业布局,对全区居民家庭过期失效药品收集点进行了调整和增补。今年,相关收集点已由22家增至37家,范围覆盖各乡镇,主要包括二级以上公立医疗机构及部分药品连锁门店。在收集此类药品的同时,市场监管部门通过发放小礼品等方式,激励市民主动回收。

为进一步规范居家家庭过期药品回收,吴中区市场监管局还制定下发了《关于明确吴中区居民家庭过期失效药品收集点及收集管理工作的通知》,进一步规范了家庭过期失效药品回收及处置工作。市场监管部门统一发放收集点标牌、回收箱、小礼品。收集点收集居民家庭过期失效药品均要求登记。 回收的药品最终由市场监管部门集中无害化处理。通过相关举措,吴中区市场监管局药械科科长王艳介绍,目前吴中区建立了较为完善的居民家庭过期失效药品回收机制,并形成了闭环管理。截至今年11月底,吴中区共收集家庭过期失效药品232千克。

宣查并举 遏制保健食品销售乱象

“如果有人免费送鸡蛋,一定要多个心眼!”这是吴中区市场监管局执法人员深入社区宣传保健食品销售套路的开场白。为了能够教会居民们避免“踩雷”,市场监管人员积极宣传,传播理性消费理念。

近年来,吴中区市场监督管理局立足市场监管职能,以保健食品宣传“进社区、进乡村、进网络、进校园、进商超”为落脚点,通过现场科普解读、发放宣传手册、户外大屏、网络、微信、微博等多种渠道,广泛开展宣传活动,通俗易懂、贴近实际的宣传内容与形式,营造了良好的舆论氛围。

提高部分人群对保健食品认识的同时,吴中区市场监管局集结精干力量,重拳出击整治保健食品乱象,今年以来共检查保健食品生产经营单位2919家次,共出动检查人员3338人次。同时,以办理案件的形式,从源头上遏制保健食品销售乱象。在查办多起案件中,吴中区市场监管局的执法人员积极分析案件的共性,发现很多保健食品经营者以赠品为诱饵,诱导消费者特别是老年人消费。所赠送的食品和生活用品大多为“三无”产品,很可能对人体产生危害。通过总结近年来吴中区整治保健食品专项整治成果,市场监管部门又将这些警示案例加入现有宣传事例中。在深入社区的宣传活动中,特别针对老年群体解析常见的保健食品营销套路、虚假宣传等案例。在积极开展线下现场宣传的同时,吴中区市场监管局通过畅通线上渠道,积极使用微信、微博、网站等网络资源,向广大网民传播正确的保健食品知识。

全程监管 斩断美容院消费违法产业链

近年来,吴中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将化妆品类案件的工作中心,放在爱美女性热衷的生活类美容院。以消费纠纷为切入点,积极整治该领域价格虚高、货品“来路不明”、对消费者有健康风险等乱象。

近期,吴中区市场监督管理局查办了一起销售伪造厂名、厂址的化妆品案。在执法过程中,市场监管部门发现,违法商家未把好进货关,且未收集产品的合格资质。同时,产品价格虚高,导致了消费者在不知情的情况下购买了相关产品。

通过对近年来相关案件的分析,执法人员针对商家的进货流程做了详细指导,并要求商家明码标价。同时,积极通过媒体渠道,向广大消费者宣传维权知识。

在净化本地美容市场的同时,市场监管部门打破地域限制,积极贯彻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关于违法产品要深挖究底的执法精神,不断在问题产品溯源上下足功夫。近年来,通过案件溯源机制,吴中区市场监管局先后向江苏淮安、广东佛山等地相关单位,通报违法行为线索,为斩断上游违法产业链,保障人民群众健康财产安全,站好第一班岗。

标签:
责编:张静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