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种无助叫‘外科性无助’,虽然器官移植手术很成功,但患者还是没有活下来。”江苏省研究型医院学会会长、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主任医师吕凌,为了对抗肝脏移植患者术后的排异反应,打败“外科性无助”,在转化医学研究领域进行了十多年的探索。1月18日,他获得由中国科协颁发的求是杰出青年奖成果转化奖。
走上转化医学研究领域,要从吕凌读研究生时遇到的一件事说起。当时,床位上有个小男孩接受了妈妈捐献的肝脏。“手术非常成功,小男孩术后也恢复得很好。但因为是异体的器官,所以一定要按时按量服用抗排异药。”吕凌说,可惜的是,当时免疫抑制药物还未列入医保清单,价格高昂,由于家庭经济困难,家人不得已擅自给孩子减药、停药,孩子出现了排异反应,最终失去了治疗的机会。
这件事让当时作为管床医生的吕凌久久难以释怀。无论手术多么成功,为抵抗排异反应,肝移植患者术后都必须终身服用免疫抑制药物,一旦减药或停药都会有生命危险。但免疫抑制药物在抑制排斥反应的同时,也降低了患者自身免疫力,长期服药还会导致肿瘤、高血压、肾损害等其他疾病。“有没有更先进的治疗手段,使移植术后患者能够少吃药甚至不吃药也能长久生存下去?”在这一刻,吕凌下定决心要打败“外科性无助”。
他搜索国外相关研究,发现美国南加州大学医学院免疫系的霍维茨(Horwitz)教授团队正在研究一种能够抑制排异反应的细胞,科研人员给小鼠注射这种细胞,使得本该心脏排异的小鼠奇迹般地存活下来。于是他给霍维茨教授发去邮件,讲述小男孩的故事,希望去学习这一技术,并将其用于肝脏移植后的免疫治疗。“也许是孩子的故事打动了霍维茨教授,”吕凌说,第二天他就收到了霍维茨教授的邮件。
三年后,吕凌学成回国,满腔热忱着手开展“调节性T细胞用于肝移植患者术后免疫耐受的诱导治疗”,利用患者自身的免疫细胞在体外扩增,再回输到患者体内,让这些细胞调节机体免疫平衡,避免排异反应,从而解除患者终生服用免疫抑制药物的痛苦。
“但现实是,实现一项新技术从基础研究向临床应用的跨越,难度真的太大了。除了掌握技术,还要寻求专家学者的支持,通过伦理的审核,要有足够的资金及临床研究的平台,以及获得患者的支持和参与,缺少任何一个环节都难以成功。”吕凌说。此外,因为人种不同、试剂不同、实验条件和环境不同,技术落地国内需要重新建立临床标准方案。整整三年,研究进展缓慢。
“做研究,坚定理想和信念真的非常重要。”吕凌说,艰难中,他用“干惊天动地事,做隐姓埋名人”激励自己,“尤其是遇到了好的时代,就要为这个时代的进步奋力踩上一个脚印,才能无愧于党和国家的培养。”同时,肝胆中心主任王学浩院士也用自己的故事鼓励他:“要吃比别人更多的苦,才能取得多一点的成绩。”
功夫不负有心人,在王学浩院士的指导下,2014年12月,吕凌和团队完成了全球第一例肝移植术后免疫耐受的诱导的临床治疗。目前,进入免疫抑制药物减量阶段的患者未出现毒副作用。第一例接受治疗的患者,因为自己参与了该项目,被充满奥妙的医学世界所吸引,自考助理医师,目前已经成为一名救死扶伤的白衣天使。
“从2014年第一例到现在,虽然已经做了6年,但6年对于科学研究来说并不长,一项技术的成熟可能需要10年甚至20年,我们目前做的大部分还是个案,希望未来能形成一个多中心的系统性研究,惠及更多患者。”吕凌说,他将在这条道路上一直探索下去。
“团队的创新只是点,要把点串成线,最后编制成一张创新之网,才能做到协同创新。”吕凌还积极向政府建言献策,希望能够在南京打造一个公共的细胞治疗转化平台,搭建起基础研究与临床治疗的转化之桥。经过三年多的努力,南京江北新区与南京医科大学全面战略合作,着手打造新型研发机构中国(南京)细胞谷。该平台已在江北正式启用,主要致力于建设“一体两翼四平台”,四平台包括南京市综合细胞资源库、南京市区域细胞制备中心、细胞质控和检测中心及细胞临床转化中心(细胞治疗医院)。“综合细胞资源库会联合红十字会一起建立公共库,将实现细胞资源共享及有效监管,为绘制中国人群细胞时空图谱计划贡献力量。”吕凌说,该项目的顺利实现将为南京创新名城建设贡献“细胞力量”。记者 蔡姝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