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020180517505687875841.jpg
致40颗星链卫星坠毁——地磁暴会对人类产生什么影响
2022-03-02 09:42:00  来源:新华日报  作者:张宣 王甜  
1
听新闻

(视觉中国供图)

美国太空探索技术公司(SpaceX)官方网站近日发布消息称,由于遭遇地磁暴,该公司 2 月 3 日发射的 49 颗星链卫星中,有多达 40 颗卫星于次日已经或将要坠入大气层损毁。这让“地磁暴”这一略显神秘的概念重新进入公众视野。

什么是地磁暴?为什么这批星链卫星未能抵抗得住?这么庞大且花费巨大的工程,为什么没有预先考虑到地磁暴现象的影响?《科技周刊》记者采访了江苏省天文学会科技传播专家、南京大学天文与空间科学学院副教授、“羲和号”卫星科学与应用系统总设计师李川。

太阳进入活跃期,

引发地磁场等环境突变

地球表面不仅被大气层包围,同时还存在一把看不见、摸不着的天然保护伞——地球磁场。“地磁场是指产生于地球的内部,并延伸到地外空间的磁场。”李川解释,地磁场是地核内液态铁通过“磁流体发电机”形成的,它不光分布于地表附近,还分布在地球周围的空间之中,而地磁暴就是地球附近空间磁场的强烈扰动。

事实上,地磁暴现象是一个相对常见的自然现象,这一切都源自太阳活动所产生的太阳风的扰动,比如日冕物质抛射。“日冕物质抛射到达地球,带来地球磁场的扰动,如果扰动足够强烈,就会产生地磁暴。”李川说,太阳活动峰年期间,地磁暴发生次数更多,级别也更高。

当太阳表面活动旺盛,特别是在太阳黑子极大期时,太阳耀斑爆发次数也会增加,耀斑爆发时会辐射出强烈的X射线、紫外线,引起电离层的扰动,同时会产生大规模的日冕物质抛射,引起地球磁场的强度和方向发生急剧不规则变化,这就是地磁暴。

19世纪30年代,在德国科学家高斯和韦伯建立地磁台站之初,他们就发现地磁场经常有微小的起伏变化,但当时他们并没有认识到这是由太阳引起的。之后,1859年9月1日,英国人卡林顿在观察太阳黑子时,首先观测到了太阳耀斑。第二天,地磁台站记录到1600纳特斯拉的强烈地磁扰动。这个偶然的发现和巧合,使他认识到地磁扰动居然与太阳爆发活动有关。

“这次星链卫星损毁事件期间遇到的地磁暴,属于级别较低的地磁暴。”李川告诉记者。通常使用Dst指数(磁暴环电流指数)来表征地磁扰动的强弱。原来在地球赤道附近,按大致均匀的经度间隔选取几个地磁台站,“这几个台站每小时地磁水平强度变化的平均值即为Dst指数。”李川介绍,它的单位是纳特斯拉,其范围可由正几十纳特斯拉到负几千纳特斯拉不等,并且其值逐渐减小表示磁扰幅度逐渐增大。

低级别地磁暴对于普通在轨卫星影响不大,基本可控。“这次星链卫星事件,是由1月30日前后发生的中等规模的日冕抛射物质事件引起。”太阳风携带的等离子体团,2月3日到达地球附近后,与地球磁场相互作用,从而产生地磁暴。

带来极光绚烂多彩,

也对航天器构成威胁

对地磁暴这个概念,一般人可能比较陌生,但是地磁暴有一个非常著名的副产品——极光。这是在地面唯一可以用肉眼看到的由地磁暴引发的外在空间现象。

李川说,当太阳风中包含南向磁场的等离子体物质到达地球,与地球磁场相互作用,在磁尾处产生能量释放,加速带电粒子,这些粒子到达两极区域,与大气层里的原子、分子发生碰撞,产生电离,就会形成极光现象。极光虽然好看,但越绚烂的极光意味着地磁暴越强烈,对航天器的威胁也就越大。

据介绍,地磁暴能加热地球高层大气,从而引起大气的膨胀。被加热的空气上升,使得近地轨道大气密度显著增加。在地磁暴期间,空间中电子和离子的数量和能量也会显著增加,这会引起航天器表面充电甚至内部充电效应,从而危害航天器安全。“对于低轨卫星来说,地磁暴的主要影响应该还是大气阻力增加导致的轨道衰减问题。”李川表示,大气密度的增加,将导致航天器受到的大气阻力增加,航天器速度减小,航天器轨道衰减加速,极端情况可能导致航天器陨落。

值得强调的是,地磁暴期间,保护地球的磁场结构会发生改变,很多处在更高轨道的卫星,比如同步卫星,就会暴露于不同磁场和等离子环境,从而受到高能粒子的直接攻击,甚至导致一些卫星器件失效。

强大的太阳爆发事件可能导致强烈的地磁暴,并影响轨道上的卫星或地面上的基础设施,比如在20世纪就有两个著名例子。1979年,美国的“天空实验室”(Skylab)在轨期间处于太阳活动峰年,由于多次地磁暴的累积效应,地球大气层的膨胀使得“天空实验室”受到的大气阻力剧增,轨道加快衰减,“天空实验室”比预期更快坠入大气层烧毁。

1989年,一场地磁暴使得加拿大魁北克省的电网过载,导致该地区出现大范围的断电事故,持续了9-12个小时。另据报道,几乎同一时期,美国空间目标跟踪系统上千个目标需要重新定位,新发射飞行物的跟踪辨认困难。

事实上,我们正在经历一个新的、大约11年的太阳活动周期。美国国家海洋和大气管理局与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的科学家表示,第25个太阳周期在2019年12月拉开序幕,太阳活动慢慢加剧,预计2025年7月达到峰值,然后回落,到2030年左右结束。

因此,有科学家发出警告,未来几年随着太阳逐渐进入一个活跃高峰期,地磁暴发生的频率会大大增加,届时将会有更多的在轨卫星受到地磁暴的影响,必须引起各国的重视。

预测地磁暴,

未来还有很长路要走

对于地磁暴现象,有没有一些预报或者预警呢?“这就是所谓的空间天气预报。其实,空间天气预报首先要做的是对太阳活动进行预报。”李川说,一般情况下,太阳风暴发生时,就要预测一下太阳风暴所产生的电磁辐射、高能带电粒子流和等离子体云等物质到达地球的时间。这三种物质和能量形式会同时出现,先后到达地球空间,引发空间环境的扰动,影响到卫星的运行状况。“分析判断会不会影响地球磁场,以此来进行预警和预报,这样就可以规避发射的一些窗口。但如何提高预测的准确性,未来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

不过,此次SpaceX公司的星链脱轨卫星从约210公里往下坠毁,重新进入大气层后会燃烧殆尽,不会产生太空碎片,也不会有卫星零部件撞击地球表面。此外,这个轨道很少有其他卫星驻留,因而相碰撞的几率也比较低。

实际上,地磁暴对我们日常生活的影响并不大。地磁暴对人体并没有影响,只会对电网、卫星、航天器等造成威胁。“我们地磁场平时是比较稳定的,它在地球周围相当于一层保护膜,帮我们挡掉了很多宇宙射线的危害。”很多航天器也都依赖地磁场进行控制。

磁场孕育了地球上的生命。与阳光、空气、水一样,磁是人类生存不可或缺的生命环境要素。地球磁场延伸到地球之外,形成了一道天然的保护屏障,不仅能抵御太阳风的冲击,还阻挡了宇宙辐射的侵袭。对地球表面的各种生命活动而言,地球磁场就像一把“保护伞”,环罩在地球外面,使地面环境适合人类和其他生物生存。

在长期的演化过程中,动物具有了感磁能力以适应地磁场环境。地球上的很多动物都在地磁场的指引下,进行周而复始的季节性长距离迁徙。“飞行中的鸽子能准确找到自己归巢的路;帝王蝶靠历经5代的不断努力,从加拿大迁移至墨西哥;怀孕的海龟毫不费力找到几十年前出生的海滩来产卵,这全都归功于动物们对地磁场的感应。”李川举例,而地磁场的扰动或多或少都会干涉到动物的迁徙过程。为此,我国的空间天气预报部门还专门开发了信鸽指数,实际上就是通过预报太阳爆发及其对地磁场的影响,来告诉人们某一天是否适合放飞信鸽。

标签:地磁;星链卫星
责编:颜霏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