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020180517505687875841.jpg
南京76万重点人群防疫数据入库
2022-05-25 11:07:00  来源:新华日报  作者:叶真 张宣  
1
听新闻

为做好常态化疫情防控下的重点人员核酸检测工作和哨点监测工作,我省科研人员不断研发新技术、开发新平台,通过大数据与人工智能实现精细管理,有效保障重点人员应检尽检。

“滴,今日未进行核酸检测!”在南京市雨花台区赛虹桥街道邓府山社区,进口冷链食品集中监管仓一线作业人员李先生在采样点核验身份信息时,机器播报了他的核酸检测情况。而当他完成核酸检测后,他在大数据平台上的信息将及时更新。

对于大数据平台来说,李先生的核酸检测状态只是南京市内核酸检测应检尽检重点人员大数据的千万分之一。但任何一个不起眼的数据,都将为疫情防控起到重要作用。记者从南京邮电大学了解到,由该校边缘智能研究院团队研发的“重点人群核酸采样管理平台”,通过将快递小哥、建筑工人、网约车司机、农贸市场摊主、发热门诊患者等重点人群分为不同大类,将各项数据统一整合、规范分析。

“针对单位,平台可以及时报送管理部门方便督办;针对个人,平台会自动发送短信通知未检测人员尽快检测。当防疫政策出现变化时,平台规则也会第一时间进行调整。”团队负责人、南京邮电大学医疗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总经理高旭东介绍,系统运行9个月以来,已经先后在南京市鼓楼、玄武、雨花台、浦口四个区投入使用,目前已覆盖千余部门,管理76万重点人群。已发送提醒短信1万余条,有效记录了1300万余次合规核酸检测,并有效保障数据安全。而针对外卖小哥等岗位流动性较大的人群,可以通过下载用户端小程序,快速实现人员的迁入和迁出。

南京邮电大学边缘智能研究院副院长孙洪波告诉记者,这套系统可以助力地方疫情防控指挥部实现报送流程规范化、数据标准统一化、数据展示可视化、数据共享常态化四大管理目标,以信息化为抓手为区域内应检尽检人员的防疫工作提供技术支撑,真正为城市构建健全的常态化核酸检测采样机制。

人员数量多、流动大的建筑施工场所也是目前疫情防控的难点之一。如何对建筑工人进行有效管理呢?中建电子信息技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建电子”)用科技防疫给出了答案——针对施工现场的建筑工人来源广、进出频繁等问题,其通过自主创新的“BIM+智慧建造管理平台”等成果,实现精准防疫与科学施工的“双统筹”。在确保疫情监测、防控万无一失的同时,保证了项目施工的效率与质量。

作为一个融合了传感技术、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等新技术的综合性、智能化信息管理平台,“BIM+智慧建造管理平台”综合应用高精度热成像测温、生物识别、健康码实时调取等多种技术。施工人员在项目入口人脸识别进入现场时,可显示该人员的实时体温、健康码状态、核酸检测记录和疫苗接种等全部所需数据,并且还能根据设定防疫要求对异常情况自动报警,提醒现场管理人员及时处置,实现了工地防疫前哨的数字化、信息化管理。

“以往人工查验的流程最少需要半分钟,如今,仅需1秒钟就可以轻松解决。”中建电子智慧建造业务负责人刘泽介绍,安装该平台后,工地的通行效率从“分钟级”压缩至“秒级”,实现“人、证、码、体温、查验”一体化完成,全程“零接触”、无需人工筛查。同时,通行人员的测温记录、通行数据等还可实时存档,以备后期追溯。

作为人工智能在建筑施工领域应用的具体体现,该平台还能够按照项目现场业务管理的逻辑,打通数据之间的壁垒,围绕施工过程进度管理,建立互联协同、智能生产、科学管理的施工项目信息化生态圈,有效解决传统工地缺乏系统之间互相集成、硬件之间“数据孤岛”、管理平台存在“重展示、轻交互”等现象。由此可有效实现工地的数字化、精细化、智慧化生产和管理,提升工程项目建设的技术和管理水平。

标签:南京;重点人群;防疫数据;入库
责编:颜霏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