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D打印师正在对手指扫描。
南报融媒体记者 严星宇摄
近日,记者来到位于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兴智科技园的南京医融达智能医学增材制造研究院,见到3D打印师于强时,他正准备打印人体右侧第二根肋骨的模型。“只要30分钟,就可以打印出来。”设置好参数,于强点下3D打印机旁电脑屏幕上的“打印”按钮,3D打印机便“吱吱吱”地开始工作起来。
于强是研究院的技术总监,他告诉记者,3D打印师的工作内容可不只有轻点几下鼠标这么简单。“3D打印技术应用于医疗行业中,打印是最简单的一个环节,真正最复杂和最关键的还是中期的建模。”于强说,通过CT、核磁等影像设备得到患者原始的医疗图像后,还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以及精力对图像进行精确分割建模,可以用“打印十分钟,建模十年功”来形容。
说着,他打开了一组肿瘤患者的三维建模设计。他左手在键盘上不停地输入数据,右手操控鼠标,一会儿拉远,一会儿推近,看上去就像打游戏一样。经过专业调试,肿瘤、心脏、胸腔、气管各部位的细节都逐一显示在记者面前。
“利用3D打印的骨骼肿瘤模型,手术者可以更加清晰、直观地观察肿瘤局部的解剖结构、肿瘤的范围及边界,以及与局部神经丛、血管束的毗邻关系,与邻近内脏器官的三维关联等。其次,在3D打印的骨骼模型上,医生们还可以进行手术模拟以反复论证并确认最佳手术方案。”南京医融达智能医学增材制造研究院院长、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主任医师孙剑告诉记者,2015年,他曾参与过一台为一名出生仅3个月的复杂先心病婴儿“补心”的手术,当时他们就是用3D打印技术清晰地实景展现孩子心脏内部缺损的位置和关系,从而顺利进行封堵。
“前沿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正为一些疑难杂症的治疗创造新的可能。3D打印的手术导板、植入骨骼、义齿假肢、助听设备等,在眼科、骨科等已逐步得到推广应用。”孙剑说,通过3D生物打印技术与医疗技术的深度结合,未来有望逐步发展成为成熟人工组织器官体外制造技术,从而实现在体外或体内直接打印活体器官组织,替换失去功能的器官或组织,这将使得目前临床移植供体不足等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得到解决。
得知增材制造(3D打印)设备操作员被人社部纳入新增职业范围,于强笑着说:“我们以后也可以长技能、评职称,提升技术水平有了更大的空间。”
“医疗3D打印行业需要的是复合型人才,我们的技术总监于强是西安交通大学工业设计专业毕业的,我本身是学临床医学的,还有很多同事是从事人工智能、影像处理相关工作的,需要多个岗位共同完成。此次人社部增设了3D打印师这一岗位,希望在以后能把建模工程师、医护交互人员都纳入规范建设中,让每个岗位更具备专业性。”孙剑说。南报融媒体记者 余梦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