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020180517505687875841.jpg
丘成桐东大开讲:大自然的数学之美无处不在
2021-11-10 10:48:00  来源:新华日报  
1
听新闻

本报记者 谢诗涵

宇宙之大,粒子之微,混沌星云,人体结构,大自然无处不存在着数学之美。日前,国际著名数学大师、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丘成桐教授走进东南大学,为师生们带来一场“定制版”学术讲座。

1956年,著名物理学家吴健雄领导一个小组在极低温下用强磁场把钴-60原子核自旋方向极化,来观察钴-60原子核β-衰变放出的电子的出射方向。她的小组发现大多数电子的出射方向都和钴-60原子核的自旋方向相反,因而证实了弱相互作用中的宇称不守恒。“吴健雄先生的工作主要是从实验上观察大自然,尤其是β-衰变产生的种种现象。这是西方文艺复兴与古希腊的一个重要科学方法。”丘成桐介绍,通过观察天象、通过能够控制的实验来寻找显示大自然真实的数据,确是现代科学的第一步。但如何在大量的观察结果和数据中找到重点来解释我们见到的现象,是唯象物理学家的重点工作。一般来说,某个新现象产生后,一大批学者开始建立种种模型,仿真我们看到的事物。“模型当然可以建立,但是往往太多,大部分都经不起时间的考验。假如新模型在经过长时间考验的理论面前站不住脚,这个模型大致上是有问题的。”

“无论是多么漂亮的理论,它的内在结构必须要相容,不能够产生矛盾,否则解释不了自然界的现象。”丘成桐认为,物理学和工程学的理论都是由数学来表达的,物理学家和工程学家往往凭直觉来运用数学工具,希望见到他们的理论很快可以得到应用,但在很多细节上,他们没有注意到数学的微妙变化比想象的更为复杂,这就会导致他们开始时以为的完美理论,在深入探讨后可能破绽百出。“一般来说,物理学家和工程学家希望见到他们的理论很快可以得到应用,会跳跃式地冒进,不会注意到他们推论的严格性;而数学家的严谨态度对科学理论和模型却是大有帮助,在众多可能的模型中,只有数学兼容的模型才能够保留下来。”

“素数、虚数、几何图形、基本波、漂亮的组合,谁说这些不是大自然的一部分?我们对这些听起来比较抽象的观念愈来愈了解,愈来愈知道它们无处不在!”在丘成桐看来,简洁而漂亮的数学,就是大自然展示给人类它最优美的部分。“人类的文明确实是不停地在跳跃。可惜的是,有人因此而极度骄傲。他们忘记了我们文明的每一次跳跃,都溯源于我们对大自然的观察多了一层深入的了解。任何民族如果选择不去观察大自然,总会落后于别的民族。”

标签:
责编:梅源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