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020180517505687875841.jpg
这颗小行星以南外命名
2021-11-25 10:44:00  来源:南京晨报  
1
听新闻

记者 徐海兵 摄

11月24日下午,南京外国语学校举行南外星命名仪式,经国际天文学联合会小行星命名委员会批准,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发现的编号为406308号小行星命名为“南外星”,从此,南京外国语学校的名字进入了宇宙星空。

中国科学院院士、江苏省科协副主席、国家天文台台长常进现场宣布国际小行星组织命名公报。据他介绍,南外星处在火星和木星轨道之间,按照自己的路线和步伐绕着太阳运行。南外星的轨道偏心率为0182,轨道倾角为10.608度,轨道半长径为3.137天文单位,她到太阳的平均距离为4.61亿公里,绕大阳一周需556年。她在轨道上以每日143万公里的高速奔腾前进,相当于每秒16.5公里的速度在绕日运行。南外星与地球的最远距离达704亿公里,最近时只有234亿公里。天气晴好的时候,同学们借助科普用的小型望远镜就可以看到南外星。

常进院士向南外师生介绍,小行星的观测研究对于揭示太阳系的演化、地球生命的起源、人类生存安全环境的安全和深空资源的利用都具有重要的意义。南外星的发现与命名,是该天体的研究、探测和应用的新起点。更值得期待的是,随着空间探测的不断发展,未来很有可能会登上“南外星”等小行星,去探索她的奥秘,开发她的资源,使之造福于人类。

南外星于2007年4月18日由紫金山天文台盱眙天文观站近地天体望远镜发现。2020年11月,紫金山天文台向国际天文学联合会提名将406308号小行星命名为南外星,于2021年5月14日正式通过国际批复。

小行星命名是一项国际性的、永久性的崇高荣誉。能够获得小行星命名成为世界公认的一项殊荣。

南京外国语学校校长邹正介绍,南京外国语学校近60年的办学历程,培养了一大批奋斗在国家外交战线的高级外语外交人才,以及活跃在联合国、世贸组织等国际组织中的全球治理人才,还有在自然科学、社会科学、语言学、文学、艺术等各领域有所建树的高端领军人才。特别是近年来,学校在科技拔尖创新后备人才培养方面成果显著。南外学生先后在数学、物理、化学、生物、信息学五门学科奥林匹克竞赛中荣获九枚国际金牌。2020年,南外“基础学科拔尖创新后备人才培育中心”成立,学校竭尽全力创造条件,营造适合于每一位孩子成长的环境,助推每位孩子的特长发展。2020年,学校共有8位学生入选国家集训队,江苏省共16人,南外占全省的半壁江山。2021年,五大学科竞赛正如火如荼进行中,根据目前已知:今年全国信息学奥林匹克竞赛,南外48人获全国一等奖,名列全国第一,这已是连续第三年获奖总人数名列全国榜首;数学学科进入江苏省代表队的有4位同学;化学学科进入省代表队的有4位同学;物理学科进入省代表队的有2位同学。一大批南外学子在“探索真理、寻求道理”之路上在努力前行。

“为了纪念南外一路奋斗的历程,彰显学子献身科学的品质,舒展南外人凝望星空的情愫,我校诚挚申请编号 ‘406308‘的小行星冠名为‘南外星‘。今天,我们梦圆了!”邹正在仪式现场激动宣布。

邹正说:“南外星的命名让南外学子更热爱科学,视野更开阔,激励着他们为祖国、为人类作出更大贡献。”

仪式现场,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天眼”总工程师姜鹏受邀到场,为同学们带来题为《逐渐睁开的中国天眼(FAST)》的讲座。(记者 谢婷)

标签:
责编:梅源
下一篇